关于《红楼梦》117-118的问题

1.118回第十六段中,宝钗看到宝玉读《秋水》就很不爽,这是为什么?
2.118回第二十段中,宝玉把《庄子》、《参同契》《元命苞》这些都是什么性质的书?为什么居然还要烧掉
3.以现在高鹗续得通行本为依据,癞头和尚一共都出现了几次?都做了什么事?

1、因为宝玉看《秋水》是想着出世离群。

2、“通灵宝玉”失而复得,贾宝玉似乎醒过来了,此见小说第118回。

他答应上考场,把自己平日喜欢读的一些书收起来,说“如今才明白过来了。这些书都算不得什么,我还要一火焚之,方为干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丹。”然后“把那些语录名稿及应制诗之类都找出来搁在静室中,自己却当真静静的用起功来。”
贾宝玉收起来的书除了《庄子》,还有“几部向来最得意的,如《参同契》《元命苞》《五灯会元》之类”。
《参同契》又称《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这是一部道教内丹气功的书,大旨为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而会归于一,“妙契大道”,所以起了《参同契》这么个怪名字。
《五灯会元》,它是佛教书,有宋·宝钓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
《元命苞》又叫《春秋元命苞》,这是中国纬书的代表作。
这些书说明,宝玉有过精神苦闷时期,他曾经企图从道、佛理论中寻找精神解脱和寄托。
如果最后他出家是由于悟仙缘,那么这些“向来最得意的”书对他的思想和行为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他要离家出走,或把这些书带走,或不动它就是了,为何要“一火焚之”?这说明宝玉最后离家出走,不是因为看破红尘归于空门,而恰恰是抛弃他一直以来的精神寄托佛、道思想。

3、最初出现于甄士隐门前。癞僧指士隐怀抱的英莲为之物,口念四句谶言。见第一回。
林黛玉曾提到幼时来了个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见第三回。
薛宝钗提到亏了一个秃头和尚,开了个海上方,调制成冷香丸,治无名之症,见第七回。
宝钗金锁上的两句吉谶,也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见第八回。
再次同时出现在二十五回,来到贾府持颂通灵宝玉,解救宝玉凤姐的魇魔法之灾。
后四十回中,宝玉失玉,和尚又出现,前来送玉,点化宝玉。
最后贾政见两人与宝玉消失,见120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30
宝玉认为这些书有用,不像有些书那样对人限制太死。烧掉这些书,也是他本性使然,既然逍遥,又何必受这些书影响,不看这些书,自己本性也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