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至十二月古代叫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内容如下:

1、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 开岁;陬月。

2、二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3、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4、四月: 阳月;麦月;梅月 ;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5、五月: 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6、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季夏。

7、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8、八月: 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9、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10、十月: 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

11、十一月: 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辜月。

12、十二月: 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

相关信息: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流行的以正月为岁首的传统历法始于夏朝,故称“夏历”;又因历法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适时耕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还称“农历”;还因历法是以月象的盈亏确定月的长度,再以12个月定为一年,月为阴,故又称“阴历”。

不过,中国的传统历法既重视月相的盈亏变化,也兼顾太阳位置和寒暑节气的变化,实际为“阴阳合历”。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