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一门外语时,是不是总会不自觉的先在心里翻译成母语呢?

如题所述

会。

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改革,人们不仅可以选择比较常见的英语,人们也可以选择使用范围较为狭窄的小语种。每一种语言都拥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适用范围,语言的魅力远远不止于此。

许多孩子在学习一门新的外语时,大部分孩子会将外语自动转化为母语。曾经,我学习英语时,我已经得知了部分单词的意思。面对英语阅读理解时,首先会将英语句子逐步转化为中文含义。

久而久之,当我们熟悉了语法和单词的含义后,自然会在心中不断地将英语转化为母语。这并不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例,而是大部分人都会拥有着相类似的经历。

语言系统不同,自然会出现自动将外语转化为母语

以中国学生为例,小时候,父母会逐步教孩子说话。孩子长时间处于同一个语言环境中,并不会主动接触到其他语言环境。小学阶段,多个学校会按照考试规章制度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包括英语教学。孩子刚接触到一门外语,便觉得十分好奇。长时间学习后,孩子容易产生拼音和字母混淆的状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学习到的英语知识,从普通的语态到多个句子成分。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语文学习,单词的含义和句子的成分始终贯穿到学习之中。部分孩子遇到熟悉的单词后,首当其冲的便是完成翻译的过程。他们并不会将翻译句子的意思写到纸上,而是直接在心里转化为母语。

总的来说,虽然英语知识和语文知识存在着差距,但是我们更应该学习语言的特点。此时,孩子们学习语言的速度大幅增加,还可以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提高英语成绩只是时间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0
当然是的,因为自己的母语对自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也会有惯性的思维,把这些外来的语言用母语的形式说出来。
第2个回答  2022-05-20
因为母语是自己从小学习的,翻译成母语会让自己更加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让自己心里面更有安全感,而且翻译成母语会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外语。
第3个回答  2022-05-20
对于一些初学者是这样的,对于一些外语能力很好的人,他们是不会翻译成母语的,他们在说外语的时候能够出口成脏在心里面也不会思考,这句话翻译成母语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