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丞相和是宰相是一个吗 第二个问题:丞相和元帅那个官职大?

第三个问题:丞相和宰相那个官职大

第一,宰相和丞相,以及相国都是“相”,但是就地位和权力来说是不同的。可以说相国》丞相》宰相。相国主要是西周到秦这个时期的官职,无论是朝廷还是诸候,相国一定只有一个,总览朝政,只听命于君王,且拥有一套自己的班底(开府知事),权力极大,而丞相权力相对要小一些,首先丞相设立可以是两个,左丞相和右丞相,同时丞相可以开府知事也可以不开府,比较有名的诸葛亮就是开府的丞相,总览蜀汉政权二十年,而不开府的权力就小得多。而宰相多数都是唐朝以后对相的称呼,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就比前面两位小得多,第一是宰相不开府,第二是品级,唐朝宰相只有三品,和相国丞相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由于宰相人数较多,权力也比较分散还相互制约。
第二,丞相和元帅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但是在古代,元帅其实是一种临时性称呼,并不是固定职务,多数都是一军或一镇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称呼,也没有固定品级,比如明朝东南抗倭的统帅就是总督胡宗宪,官正二品。而丞相很固定,就是百官之首,统辖文武百官,正一品。所以通常来说,丞相地位是高于元帅的,而且很多朝代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因此肯定是丞相职务高于元帅。但是就实际权力来说,由于丞相身在朝廷,上面还有个皇帝,而元帅通常都是镇守一方,天高皇帝远,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有可能元帅会形成一方藩镇。
第三,上面已经说过了,相国》丞相》宰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6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历代朝代丞相也有不同的叫法,而宰相不是一个官职,是对所有能够参与国家管理的最高官员的通称,那么宰相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在明朝,朱元璋不允许设丞相,但拿内阁打个比方,明代的内阁由多个阁老组成,首辅相当于丞相,而首辅加上次辅(最多七个人)这一群人都可以称为宰相;再说元帅,实际上元帅不是实职,大部分时代元帅是在战争时期临时任命的,部分朝代设兵马大元帅之职,是由宗室王族或太子领,也就是说其实不在政府官职序列里,从理论上说,丞相分管六部,而元帅隶属兵部,当然受丞相节制,就算由太子任,丞相是管不了,可官职本身是在丞相之下,宰相前述是俗称,也就是不会有具体的官职叫宰相,谈不上;
第2个回答  2022-02-17
1、宰相和丞相的官位一样大,只是因为时代不同,官职名称也不同。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丞相是相国的副手,相国在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国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设置相邦。吕不韦免职后,没有人担任相邦,但丞相一职得到保留。
2、元帅的级别更大,元帅是义军的最高统帅;宰相是古时候的一种官职制度,丞相是官职,而且是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大臣,权力非常大。
第3个回答  2022-02-17

一、丞相和是宰相是一个吗?丞相和宰相那个官职大?

丞相不等于宰相,丞相和宰相的区别,打个比方,就是“iPhone13”和“苹果手机”的区别。宰相在绝大多数场合是个通称(辽代有“宰相”一职,为例外),特指历代中枢权力机构的长官(们),而丞相是其中之一,是具体的官职。

历代宰相具体指哪些官员,可以参看宰相的百科词条

二、丞相和元帅那个官职大

丞相是宰相之职,而元帅则是军职,名目也较多,有天下兵马大元帅、行营元帅、都元帅、元帅、副元帅等等,有的是军事机构的长官,有的则是战时临时任命的指挥官,历代不同。两者无法直接对比。不过通常意义上,丞相作为宰相而言,是文武百官之首,单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比各种元帅大。当然,也不排除皇子、亲王、权臣就任元帅,这个时候就不一定了。

第4个回答  2022-02-16
宰相,是对古代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宰相在各个朝代的具体官职是不一样的。丞相是一种宰相的具体官职。因此宰相与丞相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逻辑关系。
元帅,最开始也是一种俗称,是对最高军事长官的俗称,并不是具体官职。到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战时的具体官职,但带有临时性质,战争结束自然取消。到了辽朝,如果皇子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基本上确认其就是皇位继承人,但此时的“···元帅”只是虚衔或加衔,并没有任何实权。16世纪开始,元帅有了现代意义,成为军衔的一种,类似荣誉称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