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眼中的《周易》和儒家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道家眼中的《易经》由于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讲究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而黄帝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故阴为形,为根,为君。还有《黄帝内经》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都很清晰的说明:《黄帝内经》与道家的关系更为密切,讲究养阴,养身。另外,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受三易中《归藏》的影响很深,而《归藏》据说是黄帝所作,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黄老之间的渊源有多密切。而儒家眼中的《易经》就是《周易》了,其思想核心体现于孔子所撰写的《十翼》。《十翼》开篇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就很明确的说明儒家的核心思想即重乾抑坤。崇阳,阳为气,为天,为九五之君。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0
因为周易形成于西周,而诸子百家诞生于春秋,只能说诸子百家吸收了周易中的学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派。正如1000个读者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儒家在周易中读到了治世普世之道;道家在周易里读到了大道不息,至简又至繁的出世之道;墨家在周易中读到了兼爱、非攻的人本之道;阴阳家在周易中读到了天道可循,洞之可查的玄学之道。周易不属于任何一家,但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文化,进而深刻影响古中国的哲学体系,是为中国哲学之滥觞。
第2个回答  2019-03-20
《易》经过几次的变更和丰富1、先天八卦。相传伏羲氏创立,只有图没有文字。2、后天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即所谓的文王演八卦,周文王变更了八卦的排列顺序,称后天八卦,同时通过上下卦相叠创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作了每卦的卦辞和爻辞。3、易传。相传是孔子所补,称《十翼》,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第一二次变更,说不上是谁家的思想,但易传很明显是儒家的(无论是否为孔子所作),可以参考台湾傅佩荣教授的论述。无论儒家、道家、佛家,之所以称“家”,是因为他们自有一套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如果熟悉中国文化历史,就会知道孔孟老庄并非从无到有的儒道创生者,他们确实有创立之功,同时也是整理者,集大成者。所以从称谓上讲,可以说孔子之前无儒,老子之前无道,若从价值观和思想理念讲,儒道早就有。易传通篇都是儒家的思想和语气,“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经纶,君子以...“,如果读过《论语》《孟子》等儒家著作,就会发现类似的语气N多,儒家谈”君子“最多,不断教导人修身,发奋。
第3个回答  2019-03-20
个人认为,《易经》是儒家著作,因为这是儒家在述《周易》的同时进行了注解,也就是加入了儒家的理解,因此属于儒家。而《周易》则非儒非道。《周易》据称为周文王所著,也有人考证文王之前已有,而文王重写了卦辞,按这种观点,《周易》非任何一派。但是作为原典级的作品,《周易》是一本集上古先民经验的大成之作。它不仅仅是卜筮之书,更总结了先民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因此之后无论孔孟还是老庄,也常常援引《周易》。但就《易经》而言,则是儒家之经。
第4个回答  2019-04-09
这东西说来话长,这样说吧!道家与孔家叙述的方式不一样。写文章得有个中心,道家与孔家也一样,那么道家论述的中心是什么?道家论述是金丹,孔家论述的是太极。其实金丹与太极是一个东西,不过名称不一样而已。周易如果没有太极如何繁演万物?老子与孔子都是为大的人物,他们都知道易的重要性,但羲皇之易有图无文,既然无文大家都可以由不同视野进行论述。汉文字这东西太深一个字有多种解释,有些东西难以用文字表达,数学就不一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简单点说羲皇之易是数学,儒道表述的是语文。当然了也有其它诸子百家的表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