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存放小西红柿

怎样存放小西红柿

番茄保鲜术是使番茄在采摘后延长其保鲜期的技术,一般普通的方法是根据番茄本身的条件通过调节环境条件来延长其保鲜期,比如合适的温度、适度、气体等。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抑制基因表达可使番茄保鲜期延长。番茄的保鲜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番茄的生长特性,通过调节环境条件来延长其储存期;科学家还发现通过抑制两基因表达可使番茄保鲜期延长一个月。

目录

简介
物理保鲜术
基因方法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番茄是冷敏感作物,果实长时间低于8℃会发生冷害。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 熟期、半熟期(半红)、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 (红而软)。鲜食番茄多为半熟期至坚熟期采摘,但不能进行长期贮藏。绿熟至顶红期的果实具有一定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在贮藏中能后熟转红。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1]
编辑本段
物理保鲜术

贮藏指标
①温度:绿熟11~13℃,粉红熟10~12℃,红熟7~10℃;
②气体:氧气3%,二氧化碳0~5%;
③湿度:90%~95%;
④冷害:绿熟10℃,粉红熟8℃,红熟5℃;
⑤气体伤害阈值:氧气1%,二氧化碳>5%;
⑥贮藏期:30~50天。
技术工艺
番茄贮存、保鲜
顶红期无伤适时采收→剔除伤、残、病果实→适当分级(大小成熟颜色)→田间装入内衬保鲜袋的箱中→果柄向上分层摆放→中层加入保鲜剂→扎紧袋口→运输→及时入库于11~12℃下敞口预冷20~24小时→加入防腐剂→扎紧口袋→码垛→于11~13℃贮藏即可,但要依据成熟度选择最适贮藏温度,如绿熟11~13℃,粉红熟lO~12℃,红熟7~10℃。
影响因素
(1)品种 品种间耐贮藏性差异很大,一般皮厚、种腔小、子室少、果肉紧密,干物质含量高,中等大小的果实耐贮藏;不同皮色的耐贮藏性为黄品种 >红色 >粉红色,中、晚熟 >早熟。一般生产耐藏品种有:橘黄佳辰,大黄1号、满丝、弗罗里达、苹果青、台湾红、 强红、强力米寿等,秋大棚栽培的特洛皮克、大粉、苏抗5号、历红 2号等。
(2)气体 番茄适用于气调贮藏,低氧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减少腐烂,但氧低于1%,将导致风味失调。而提高贮藏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对番茄保鲜几乎没有作用,且当13℃时,二氧化碳 >5%易造成番茄伤害。在19~23℃下,番茄完熟速度筐装为气调的2.6倍,既快速降氧可有效地抑制完熟。
注意事项
(1)适时采收。根据用途、贮藏销售时间,确定采收时的成熟度,一般顶红熟果实最耐贮藏。
(2)成熟度。番茄成熟度一般划分为5级,即绿熟期,顶红期(微熟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
(3)完熟。绿熟番茄完熟质量最好的温度为18~21℃, >27℃不能正常完热。14~16℃既能正常完熟,又可减少腐烂,属最佳温度,完熟期需7~14天。
(4)催热。内源与外源乙烯对番茄均有较强的催熟作用,20~25℃十85%~95%湿度十100~150mg/L乙烯,24~48小时绿熟番茄即可催熟。
(5)病害。番茄主要贮藏病害为交链孢菌引起的软腐病。
(6)冷害症状。水渍状斑点,组织坏死。
编辑本段
基因方法

科学家通过抑制促成熟酶从而延长了番茄的保存期达30天。Asis Datta及其同事发现了两种酶——α-甘露糖苷酶(α-Man)和β-D-N-乙酰己糖胺酶(β-Hex)在番茄的成熟过程的关键阶段在番茄内部积累。
这些科学家明确地把α-Man 和β-Hex与成熟有关的果实变软联系了起来,人们特别关注这种现象是因为过度变软占了收获后果实损失的40%。这组作者利用遗传工程让番茄的这些酶“沉默”,并报告说,缺乏α-Man的坚硬程度是传统番茄的约2.5倍,而缺乏β-Hex的番茄的坚硬程度是传统番茄的2倍。这两种转基因番茄保持了它们的质地和坚硬程度长达45天,相比之下传统番茄在15天之后就开始萎缩并失去了质地。
这组科学家发现,这种转基因番茄植株生长正常,而且产生了典型数量的植物体和以典型速率成熟的果实。这组作者说,操纵改变成熟速度和期限的酶可能有助于改善番茄的保存期。[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保存西红柿不需冷藏 ,卖菜阿姨教我一招,长时间存放都新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