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并克服拖拉

如题所述

您好,我是一名多年从事教育的学者。
首先,学习效率低、成绩向后退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课反应慢,容易走神
在学习阶段特别是复习阶段,老师主要是通过课上的点评和总结的方式传授知识给大家,所以听课是学生本阶段获取和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听课反应较慢或老走神,就会出现听不懂或者漏掉内容的情况,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而最终影响成绩。
2、课后复习慢,没有头绪
课后及时有效的复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没有对需要重点复习的知识形成清晰概念,复习过程就像没有目标的进攻,效率不高不说,效果也不好,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来巩固学过的知识。
3、作业完成慢,影响睡眠
许多同学因为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占用了休息时间,睡眠不好精神状态差又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长此以往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作业多,任务重,如何面对繁重的学习大家要做好准备,制定计划,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对待作业这一问题,不能单纯的为了交差才完成,而是要以自己的需要为前提来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既要攻克弱项,又要巩固强势,做到全面兼顾。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保证睡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优质睡眠,良好的睡眠保证高效学习,做到学习睡眠二者互相促进。
4、考试速度慢,答不完卷
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目的就是要取得好成绩,所有的努力最终都要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如果由于答题的速度太慢,在时间方面出问题导致卷子答不完影响考试成绩,这种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因为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原本只需听一遍或看一遍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现在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2、身体和思维对紧张与放松的调节:适度的紧张能够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敏捷的思维和迅速的反应都要以神经兴奋为基础,兴奋性不够效率当然不高,但是过度的兴奋又会出现紧张焦虑或注意力无法集中等不良反应,这些都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
3、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是行为的前提,兴趣又是行为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不仅会使有趣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也无法收到良好效果。
4、学习类型方面: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如果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不符合自己的学习类型,则会事倍功半。
5、学习方法方面: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句话在学习中也非常适用。不能孤立的说学习方法是好还是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即使是大家公认的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会对学习有什么帮助的。
6、学习运筹方面:学习的运筹就是有关如何执行学习计划、如何在同一时间内把不同学习任务最优化解决等问题,比如我们后面要提到的英语单词学习要和阅读、写作相结合的策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事情,并且使其相互促进,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
第三,要提高效率,学习就要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1)结合实际原则
制定计划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但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前提,家长在计划指导方面一定要先看看孩子的安排是否符合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实际。例如,孩子的个性比较好动,但他计划中的时间安排却从早到晚满满当当,这显然是和他自身的特点相冲突的,像这样的计划就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2)循序渐进原则
计划的制定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般情况下,内容的安排要先易后难,尤其是那些比较缺乏自信、内心敏感的孩子,更要注意这一点,开始安排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积累了相关知识后再慢慢地增加难度比较合理,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安排了难度较高的内容,孩子理解时感到吃力,就很可能影响到其后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主次分明原则
在学习开始之前,家长要指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看看自己在学习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知识掌握得很好,而哪些还需要加把劲等,再结合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明确复习重点。切忌平均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而是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4)科学分配原则
作为有机体,人的能力、体力、情绪都会时起时落、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在最佳的状态从事最需要精力投入的工作,效率一定很高,所以家长要和孩子分析其自身的规律,调节其生物钟,在最佳时间学最重要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各科知识的学习要交替进行,最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能不断的提高学习效率,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还会形成一种良性的自我暗示,这对学习的耐久型、坚韧性的形成以及情绪的调节、自我认同等方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所以要重视学习效率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