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有外国军队吗

如题所述

有,是美国驻华使馆警卫队。

现位于北京市亮马桥附近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在全世界规模第二大的在外使馆,仅次于巴格达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面积约10亩,包括一座八层主办公楼、一座中庭办公楼、一座海军陆战队卫兵岗哨塔等多栋建筑。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破冰,双方开始筹建联络处,但在次年的开馆仪式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居然全部身穿军装出席开馆典礼,其中还有人佩戴这越战中获得的勋章。此举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反感。

因为中国曾经有过被外国侵略和强迫割让土地的痛苦经历,因此遭到中国强烈抗议和反对,美国为了维持中美之间脆弱的友好关系,在这期间被迫撤走了海军陆战队。

不过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再次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担任保卫工作。然后就是双方多年的反复交涉和强调。中国坚持:“在新中国的土地上,不允许外国武装部队派驻一兵一卒。”

在中国的强烈坚持下,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协议:美国驻华大使馆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平时只能着便装,不准穿军装出现在大众视野,不能随便抛头露面,不准在外携带武器。

扩展资料

美国驻华大使馆安全问题

新使馆的项目总监威廉·普莱尔(WilliamPrior)则表示,使馆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确保安全,吸取历史教训,防范可能的汽车炸弹攻击、恶意人群聚集攻击和手持枪械者在街道上攻击等。因此,安全设计在使馆各个区域随处可见。

使馆入口处的荷花池、木桥等景观设计,除了赏心悦目的功能,更多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尽管使馆外已有一道围墙保护,但按照美国海外使馆的统一设计要求,使馆建筑离围墙外的街道至少要有30米的缓冲区,以避免街道上的汽车炸弹袭击。

所以,在驻华新使馆四周,就可以看到以流水、木桥、假山、花朵与灌木丛等景观覆盖的隔离区。 经过大使馆入口处的一片荷花池时,韩文杰指着这个缓冲设计说“很有象征意义”。他解释道:“就像从中国进入美国要经过一片海域一样,从中国的街道进入美国使馆,也要经过这样一片水。”

在使馆正门的地上,还有到几个碗口大的洞。普莱尔说,这是一排汽车拦截装置,可防止车辆恶意闯入。如果有汽车未经允许擅自闯入使馆区域,这些装置就会从地面弹起1.2米高,起到拦截作用。

考虑到北京处于地震高发区,使馆还进行了复杂的抗震设计。大型建筑之间都有柔性连接,所有设备和固定装置都有防移动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驻华大使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在中国居然还常年驻守着一支外国海军陆战队?但不准穿军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3

有  中国境内驻扎了唯一一支外国军队

全世界其他国家驻华大使馆的守卫责任,全都交由中国方面承担,只有美国例外,它坚持在北京派驻自己的海军陆战队员。所以在美国大使馆驻扎着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是中国领土上唯一一支外国军队!

但从全球范围看,只有在北京,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不能身着制服手持枪械站在大门口守卫美国驻外使馆。

根据国际惯例,各国大使馆、领事馆以大门和围墙为界,外面由所在国负责安全保卫,里面则是使领馆国家的领土,由使领馆自己负责安全保卫。而在中国,全世界各国驻华使馆的安全保卫都是由中国负责,只有美国例外。

这是为什么呢?

1972年,尼克松成功访华,中美关系的坚冰被打破。第二年,中美互设联络处,在设立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该以怎样的方式重返北京。

尼克松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49年之前,就担负着美国驻华使馆的保卫工作,但是,美国军人特别是美国水兵的形象,在新中国的文艺作品中,大多是反派角色。

中美互设联络处后,美方立即派遣了26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来北京守卫具有大使馆性质的联络处。按照中美达成的协议,这些美国现役军人平时着便装,不抛头露面,所以并没有引起中方注意。

不过,1973年7月1日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举行开馆仪式时,首任联络处主任布鲁斯曾请示美国务院,建议海军陆战队员不着军装,以免引起不良反响。

但美国国务院否定了布鲁斯的意见,美方最终决定:所有海军陆战队成员都必须穿正规的蓝色军装出席开馆典礼,不少人还佩戴了在越战中获得的勋章、勋带。在当时,这自然引起了中方许多人的反感。

1974 年4月,陆战队员向北京的各国使馆倡议组织垒球联合会。陆战队员的这一举动,显然是表现为“一支有组织的外国军队”,明显违反了规定!

这回中方态度坚决 ,要求撤走海军陆战队员。为了中美建交的大局,美国不得不从北京撤回海军陆战队。此后,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的安全保卫工作,只好改由美国外事安全官员负责。

在此情况下,美方为了维持中美“脆弱的友好关系”,终于打破了自己的惯例,从北京撤回了自己的海军陆战队。此后,美国驻京联络处的保卫工作,改由美国外事安全官员接替,后者没有海军陆战队那样令中国人反感的派头。

1976 年“四人帮”倒台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回到了驻北京的联络处。

1979 年中美建交之后,负责美国驻华使领馆内部警卫任务的依然是陆战队。

就这样,美国海军陆战队成为了在中国领土上唯一的外国军队,不过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在中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都不得穿着军装、携带枪械。

这两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破例,也充分体现了中美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微妙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3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49年之前,就担负着美国驻华使馆的保卫工作,但是,美国军人特别是美国水兵的形象,在新中国的文艺作品中,大多是反派角色。中美互设联络处后,美方立即派遣了26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来北京守卫具有大使馆性质的联络处。按照中美达成的协议,这些美国现役军人平时着便装,不抛头露面,所以并没有引起中方注意。不过,1973年7月1日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举行开馆仪式时,首任联络处主任布鲁斯曾请示美国务院,建议海军陆战队员不着军装,以免引起不良反响。

(周恩来和基辛格)

在此次交谈中,周恩来向基辛格和布鲁斯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对外活动,要尊重中国;第二,陆战队员离开联络处时不得穿军装;第三,不能把武器带到馆外。基辛格同意了中方的三个条件。从此,海军陆战队员的行为有所收敛。

1974年4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中竟有人用“强击手”和“虎鲸”的署名,给北京的各国使馆发去一份通知,倡议成立一个垒球联合会。通知书很快被中方“抓住”,中方向布鲁斯提出交涉,要求必须撤走海军陆战队员,因为陆战队员的这一举动,表现为“一支有组织的外国军队”。在此情况下,海军陆战队最终被中方“请走了”。

此后,美国驻京联络处的保卫工作,改由美国外事安全官员接替,后者没有海军陆战队那样令中国人反感的派头。不过,在“文革”结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回到了北京。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海军陆战队员继续担任起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内部警卫任务。当然,直到今天,在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的外面,中国的老百姓也看不到身穿蓝色军装、佩短枪或者匕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

第3个回答  2020-09-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