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土地性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自建房所在地的土地性质是国有的还是集体的,这个在土地使用证上可以体现出来。如果土地性质是国有的,则可以自由转让,也可以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如果土地是属于集体所有的,则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集体内部转让。
自建房是泛指拥有自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自己组织并通过雇佣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筑。自建房是我国传统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几乎都是通过自建房方式,来满足各自的居住需求。另外在我国商品房政策推出前,很多单位也曾通过集资自建房的方式,来解决企业员工的居住需求问题。
一、农村自建房标准是什么
农村自建房标准如下:
1、农村居民年龄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且符合分家条件;
2、农村居民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村镇建设规划;
3、农村居民建房必须一户一基;
4、农村村民在出租,出卖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5、严禁非农户和其他人员在本村购买宅基地;
6、农村居民建房限额标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限额面积为180平方米,使用农用地的限额面积为140平方米。
二、自建房的特点有哪些
1、突破传统格局:
新型农村自建房不同于传统的民居,生产与生活空间分离,提高居住纯度,提倡建设楼房,科学合理地确定住宅的层数与层高,以求节约土地和节省建房资金,同时,要改进和突破农村传统落后的建造技术,选择坚固耐用、施工简便的新型住宅结构。
2、更注意居住质量:
注重住宅的室内外环境质量的适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住宅的朝向,间距要满足日照、通风、防灾、卫生等要求。而且,为保证住宅建筑主体与设备产品之间有机配合,必须采用国家制定的统一模数及各项标准化措施。
3、地方特色与创新结合:
创造与环境相协调,并充分体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用材以及不同的建造方式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大家可以参考相关图纸设计。同时,还要注意村镇风貌的整体性和住宅群体形态的识别性。新型的农村住宅的组成与传统民居构成上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其不同部分。
4、多元化、多层次住宅类型:
体现农村住户根据所从事产业的性质以及其他住宅功能变化的趋向,选定多层次、多元化的住宅类型与标准,一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家居生活行为的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