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平均工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全口径平均工资是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是由职工平均工资决定的。

很多地区都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社保缴费基数。事实上,社会上还有大量的私营企业,很多私企职工的收入要低于非私营单位职工。但是,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时,没有把私企职工的工资算进去,由此导致这部分人的工资“被平均”、“被拉高”了,私企员工要按照高于自己实际收入的标准缴纳社保,增加了个人负担。

另外,在就业群体当中,除了在岗职工之外,还有少部分因为休假、生病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待岗职工。可是,统计社平工资时,这部分群体也“被平均”了,同样按照较高的标准缴纳社保。现在,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则可以更加真实地体现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

全口径社平工资的发布,是否意味着可以减少缴纳社保费?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个变化并不涉及所有参保人员,只是关乎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一般来说,职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当年的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计算与社平工资并没有关系。对于个人而言,涉及社平工资的主要是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收入较高,超过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参保人员按照3倍工资缴纳;收入较低,未达到平均工资一定比例的参保人员,按照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这也就是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此外,还有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通过人才或职介机构参保,自己可以选择缴费基数。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也都倾向于选择下限。

因此,社保缴费基数计算口径的变化主要影响收入较高、收入较低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而大多数职工都是通过工作单位参保的,收入水平位于不高不低的中间层,既达不到3倍工资的上限,也不至于低到平均工资的46%。所以,这个社平工资对大多数企业职工并没有什么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