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


内部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的影响

韦纳指出,面对失去能力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往往是通过认知归因做出决定。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不仅涉及知觉、推理、问题解决和行为决策等一系列基本认知过程,而且与个体认知能力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个体的情绪状态

人们在积极的心境下,会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更多地去了解他人的需要,把亲社会认知转化为亲社会行为。

3、个体的人格特征

助人者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事情对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意义如下:

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这些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下产生的独生子在社会交往中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这些亲社会行为受生物因素、认知因素、自我概念、性格因素等主题因素及家庭、社会、学校等主体外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学校、家庭等途径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组织游戏等方法进行。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早期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然而,随着家庭生活环境的日益优裕,幼儿倍受家人的厚爱与照顾,其亲社会行为却明显减少。

因此,从幼儿1~2岁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幼儿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扩展资料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1、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多采用较为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说理方式来教育幼儿,幼儿也从父母的教育、教养行为中习得了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同时,家长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并热心为他人排忧解难等,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从中找到学习、模仿的良好榜样。

2、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是指引导幼儿体验在某些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作出恰当的反应。利用移情来教育幼儿,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等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

幼儿遇到类似情境时,在作出消极行为前,便会回忆起以往的体验,浮现出受害同伴痛苦的表情,于是便会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等积极行为。

3、表扬和奖励

幼儿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因此,精神奖励对巩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一旦出现了亲社会行为,家长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

反之,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可能会消退。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亲社会行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8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二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1
第4个回答  2017-10-24
考试要写教科书上的答案!下面是网上搜索出来的比较靠谱的资料:
1、什么是亲近社会?
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亲近社会有何重要性?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在奉献中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学术争鸣:
1、上述“亲近社会”的定义违反了形式逻辑下定义的一般规则。
2、“亲近社会”是一个缺乏逻辑的概念。人就生活在社会之中,奢谈什么亲近?可以说亲近父母;甚至可以说亲近家庭,因为现实生活中有离家出走的人;但不能说“亲近社会”。昔日鲁宾逊和“礼拜五”构成两个人的社会,当代宅男和快递小哥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关系。
3、社会中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亲近社会”是否要亲近坏的东西?
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阴暗面是教科书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4、正确的说法包括认清社会(有好有坏)、适应社会(好的方面)、改造社会(坏的方面)、奉献社会(个人责任)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