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二物理题,难一点的要不很难的也行(拜托~~~)

我要的是很难的题,不是这种吧……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第一章——第七章)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25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吨=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毫克; 2米/秒=_________千米/时;

7.8克/厘米3=__________千克/米3; 1米=_____________微米。

2,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波的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3,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4,在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几种状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____________。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________热,但_______保持不变。

5,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如使镜面转动15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

6,将一发光点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则发光点发出的光经放大镜后变成_______光。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7,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它的面积是_______厘米2 (铁的密度是 7.9×103 千克/米3)。 0.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千克(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

8,一个人向着对面的山崖喊了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当时的气温是150C,那么人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9,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___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使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这就表示横梁平衡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米/秒;

B, 5米/秒;

C, 4米/秒;

D,3米/秒。

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 )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D, 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4,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 )

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0C,那么480C的海波:( )

A,只能是固态;

B, 只能是液态;

C,只能是气态;

D, 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

7,两只同样的水银温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浸过酒精的湿沙布,则:( )

A,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小;

B, 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大;

C,两支温度计读数一样;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8,下面几种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水结成冰时要吸热;

B, 冰在00C时一定会熔化;

C,水的温度低于1000C时不能变成水蒸气;

D, 给烧开了的水加猛火,水的沸腾加剧,但水的温度不变;

9,下面哪种现象是升华?:( )

A,将水淋在烧红的铁上,水很快变干;

B, 将固态的碘加热,碘变成紫色的气;

C,冰熔化成水后再变成水蒸气;

D, 在手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

10,关于光的传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早晨穿过大气层的太阳光线是弯曲的;

C,光从空气中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

11,图表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形,则:( )

A, MN右方是空气;B, MN左方是空气;C, EF上方是空气;D, EF下方是空气。

12,人在平面镜中成像时:( )

A,人距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B, 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小;

C,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大;

D, 无论人距平面镜多远,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实际的为的大小相同。

13,关于照相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时,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

C,照相时,如果被拍摄的景物离镜头较近,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就应调近一些,才能在胶片成清晰的像;

D, 照相机的镜头实质上是凹透镜。

1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 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

C,由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15,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正立的实像;

B,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只有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只要f <u<2f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16,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2:1,甲、乙金属密度之比应为:( )

A,1:3; B,4:3; C,3:2; D,3:1。

17,用一把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1.243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尺去量这个物体,则测量结果是:( )

A,0.11243米; B,0.1124米; C,0.112米; D,0.11米。

18,用体温计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80C,若此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50C和38.50C,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的读数应是:( )

A,37.50C和38.50C; B,380C和38.50C;

C,37.50C和380C; D,38.50C和38.50C。

19,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 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

20,如图所示,A、B两面平面镜相交300角,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A,那么经A、B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分别是:( )

A,900和600; B,900和300; C,00和600; D,00和300。

三,作图题(5分)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根据光路在方框中画上合适的镜子。

四,计算题:(15分)

1, 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求:(8分)

(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 体积是30厘米3的空心铜球的质量是89克,将空心中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是105克, 求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 铜的密度是 8 .9×103千克/米3)(7分)

五.实验题(10分)

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__________。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下左图所示的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下右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量筒中标出的数值的单位是厘米3。请从图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质量m(克)
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厘米3)
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厘米3)
金属块的体积 V=V2—V1(厘米3)
金属块的密度 (克/厘米3)

六,问答题(5分)

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103 、3×109 、7.2 、7.8×103 、1×106 2,振动、气体 3,冰水混合物、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 4,凝固、液化、凝华、吸、温度 5,150度 6,平行 、小于 7,400、90 8,204米 9,均匀介质、3×108 米/秒 10,玻璃泡、容器壁、容器底部 11,平衡螺母、中线。

二,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D 7,A 8,D 9,B 10,B 11,B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B 19,C 20,D。

四,计算题:

1,(1)15米/秒、54千米/时 (2)45小时 2,0.8千克/米3 。

五,实验题:

1,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屏。

2, 54、25、45、20、2.7

六,问答题:

提示:这是液化现象,因为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时。眼镜片的温度较低,在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温度下降,液化成小水珠粘在眼镜片上,所以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你还可以上中国试题网查找,那里有很多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8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验
~~~~~~~`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2、小芳听到歌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便脱口而出:“这是小明在唱歌”。她判断

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声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6、声音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各种声音,下列现象或事例属于回声的利用的是( ) A、影剧院的内墙装修得凹凸不平

B、向暧水瓶中注开水时,根据听到的声音可判断水注了多少

C、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的病位

D、扬声器的纸盆做成锥形能使声音更响亮

7、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 )

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此处要放声大叫才有人听得见

8、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老师讲课时,学生获得了知识 B、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击粹肾结石

C、开山炸石的爆炸声能将耳膜震裂 D、要大雪山谷大声讲话,会引起“雪崩”

9、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二、填空题:(每一小题3分,共30分)

1、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

2、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飞过时“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的音调高,

的叫声的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秦《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声,是因为两者的 不同。

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间距离,其原因是 。

4、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 和音色,某人说话声音很大,这里说的“很大”是指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一物体在3s内振动了18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Hz。

5、某学校学生宿舍窗户正对着小卖部,小卖部经常大声播放音乐,严重影响该宿舍学生的休息。小卖部发出的音乐是通过 传到学生耳朵,对于这学生来说,这声音属于 声要减少这声音对学生的影响,可采用的措施是 。

6、某声源发出一种声音甲,已知它在5s内振动1400次,则这声音振动的频率是 Hz,人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听到这声音。另一个声音乙,它在2s内振动600次,则甲、乙两声音相比较, 的的音调较高。

7、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8、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实例: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有 ;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有 .

9、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1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人的骨头 (填“能”或“不能”)传声,所以当人耳的传导部分发生障碍时,声音的振动可以靠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播方式叫做“ ”, “夜精灵”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其中的物理道理是: 。
第2个回答  2008-08-10
帮我解下这个题吧!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A、B、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它们的示数以安或伏为单位.当电键S闭合后,A、B、C三表示数分别为1,2,3时,灯L1、L2正好均正常发光.已知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1,则可判断( )
A.A、B、C均为电流表
B.A、B、C均为电压表
C.B为电流表,A、C为电压表
D.B为电压表,A、C为电流表

图:http://user.qzone.qq.com/616750318/blog/1195859169
里面的第十题,
麻烦详细滴讲讲,谢谢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8-08
把电阻R1接在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为2A 。R1消耗的功率为P1,把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该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2,且P2=2.5P1,若把R1与R2串联后仍接入该电路中,电阻R2消耗的功率为7.2W,则电阻R1的阻值是( )欧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