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如何计算标高。。计算标高的公式是什么?公式中的字母各是哪个读数。。

如题所述

1.建筑物沉降观测,前视读数,后视读数,前视标高,什么意思?
水准测量里,要测量仪点标高,必须要知道原始点的标高(即标高的计算起点)
仪器架好,首先对准的后视点,因为后视点地面有标高,将已知的地面标高加上仪器读出水准尺的读数,就是仪器的标高,然后再对准要测量的点,前视点,(建筑物上的标识点),因为水准仪的视线是水平的,所以看到前视点上的标尺读数与仪器是同标高,而标尺的底部标高就是仪器高减去读数
所以就有  前视点标高=仪器标高-前视点读数=后视点标高+后视点读数-前视点度数
沉降观测:如果把前视点作为观测点,在规定日期里观测,通过观测记录的标高比较,就可以知道前视点的沉降量了。
测量工作,就是把设计施工图中的位置及标高在现场定出来。基本上所用的仪器是水准仪定标高和全站仪定位置。经常是一个主测量和一个助手在现场完成任务。
首先说测标高,施工方的测标高就是在放了线定出桩位后,测出相应点的现有标高,然后用相应点的设计标高减去现有标高,得出的高差就是现场的标高交底。然后把高差交由施工员或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现场说明。测标高都认为很简单,但往往测量问题总是出现在测标高上面,因为测标高容易出错。经常是没有算准设计标高,计算过程有误,读尺读错等原因导致测量出错甚至造成返工。
然后说放线,基本上目前工地上一般都是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点。两点决定一条线段。其次也可用一些手工的数学方法交出圆弧啊,画出半圆等。放线一般学会难一点,但学会了后只要坐标算准和放线时操作无误就没有测标高那样容易出错。而且一旦有错,马上可以感觉到。放线用的坐标也是从设计施工图中计算出,可用可编程计算器算,可用算坐标的小软件算,也可在电子施工图中用CAD点出坐标用来放线。放线完后对施工班组进行必要的现场说明则完成了放线工作。

2.做过市政测量的工作心得?
下列是一些施工方测量经验的详细解说。
一、标高计算方法:
交底高差=相应点设计标高—相应点现有标高=相应点设计标高 —(水准点标高+后视—前视)
其中:后视指塔尺立在已知标高点上的读数,前视指塔尺立在未知标高点上的读数。
个别情况下,现场不适宜用施工图中理论上的设计标高来控制,只适宜用现场某一个已固定的结构物标高来决定即将施工的结构物的标高,则此种情况下的计算方法为:
交底高差=相应点设计标高—相应点现有标高=(水准点标高+后视—已定结构物的前视—已定结构物与即将施工结构物的结
1/3
构高差)—(水准点标高+后视—即将施工结构物的前视)
此式又可简化为:交底高差=(0—已定结构物的前视—已定结构物与即将施工结构物的结构高差)—(0—即将施工结构物的前视)
二、测标高容易出错的地方:
1、 容易算错设计标高。设计施工图中往往只会给出基本的一些标高数据,具体各结构层施工时还得自己算出相应点标高。经常算错设计标高表现在误读图纸,容易漏算结构层和及结构层的坡度等,一般标高控制以相应结构层的顶面标高控制的。
2、 塔尺容易读错。特别在远距离看尺模糊时容易读错。容易把塔尺上10厘米刻度字体范围旁的读数因视觉影响多读10厘米(如本应是1.397却读成1.497,这是最容易造成返工的), 容易把塔尺上的半厘米或两厘米的刻度按一厘米读,容易把上丝或下丝按中丝读。
3、 计算过程容易算错。很多一知半解的初测者在计算标高时跟本没有标准的理论计算方法,而是凭着主观推论去算,结果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就正负算反了。
4、 还有一些测量大忌,有时仪器没有调平和对中就开始测量,有时塔尺没有一节一节卡住就开始测量,在按计算器时,把6按成9啊,把4按成7啊等等各种情况都有。
三、测标高时一些不正规的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根据公式: 地面标高=水准点标高+后视-前视, 则说明所测的地面标高与水准点标高及后视读数一同增长, 而与前视读数却相反。所以:
在以下情况下则会引起地面标高比实际偏高,1、水准点标高数据弄大。2、后视时读数误读偏大,后视时塔尺放的位置比实际水准点偏低,或者塔尺跟本没有卡住而缩了一段在里面。3、前视时读数误读偏小,前视时塔尺放的位置是悬空而不是放在地面上,塔尺没有卡住而是抽长了一小段,等等。
在以下情况下则会引起地面标高比实际偏低,1、水准点标高数据弄小。2、后视时读数误读偏小,后视时塔尺放的位置比实际水准点偏高,或者塔尺跟本没有卡住而是抽长了一小段。3、前视时读数误读偏大,前视时塔尺放的位置偏低,或者塔尺跟本没有卡住而是缩了一段在里面。
测量人员对上述问题灵活掌握的话,有些老板是很看重的,有缘人自己体会。
四、坐标计算方法
坐标正算,
X=X已知 +LCOSF, Y=Y已知+LSINF。(F为已知方位角
坐标反算,
L=开根号下[(X1-X2) 2+(Y1-Y2)2]
F=tg-1[(Y2-Y1)/(X2-X1)](根据象限角考虑)
五、在放线时一些处理方法
若某一桩点放不出时, 可以放通过这个点的直线上的另外两个点,然后告诉现场施工人员在哪一点沿这条直线延长多少距离为这个桩点。还可以用拓普康等仪器进行后方交会法等放
2/3
线。还有一些小圆弧可用手工数学计算方法现场交出来。
六、放线时注意的一些问题
不能按错键,仪器架好后不能受到过大振动,不能有太大的太阳直射着仪器,收仪器时制动螺旋要松开,有某种仪器如果停留在测距离状态时过不了几分钟则自动恢复原始状态,也就是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会搞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你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本体的正负零是黄海高程的多少?(一般在建筑开始时建设单位会同勘察院设定出建筑高程引入点,引入点多为黄海高程,)例如黄海高程5.6米等于建筑本体正负零(即一层地面高度),安置水准仪后换算出镜高(黄海高程)然后测量沉降点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