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有什么含义

这个名字有含义吗

第1个回答  2019-08-31
第2个回答  2016-02-28
孙伏园在简括鲁迅当年告诉他最喜欢《孔乙己》的意见时说:“《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因此我们读《孔乙己》不一定永远都把它放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解释其意义。过去多数人以科举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毒害的角度来解释,孔乙己代表典型的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但是正如鲁迅所说“谁整个的进了小说,如果作者手腕高妙、作品久传的话,读者所见的就是书中人,和这曾经实有的人倒不相干了”。因此他坚持要了解《红楼梦》就不要去追究曹,从他身上去了解贾宝玉或小说的意义。因为“人生有限,而艺术却较为永久”。同样,我们可以超越写作时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来读《孔乙己》,它一样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第3个回答  2013-11-30
我原先并不知道,也很难想象,昨天从孔家后代聚集的某网站得知,全世界的孔子后代,十有八九对鲁迅不但没有好感,甚至还把他当作死敌来看待。仇恨之深,好玩的不得了,要是哪位孔姓后人胆敢说鲁迅半句好话,而没有一句批评的坏话紧跟在后面,有可能不让他姓孔的。我想起北大著名的“哭穷教授”孔庆东,他是孔子的第73代后人,曾经写过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原先没在意,今特地跑去他的博客一看,差点没把我乐坏,孔教授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便是:“昨天是鲁迅逝世70周年,官方的活动很多,我都没有参加。”这态度真叫可爱啊。

鲁迅先生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批评,我想大家应该是了解的。但作为外姓,我们可能很难去在意、理解,他的种种批评给孔子后人所带来的痛苦。别的不说,就说孔乙己,这么一个虚构的人物,什么姓不好姓,非要姓孔,为什么不姓周呢,或者,姓鲁也可以啊?我小的时候,有一同学也姓孔,特怕人家在他面前提到孔乙己,只要一提起,必定着急。我劝过他,谁家祖上没几个坏人呢?更何况孔乙己还是虚构的。可这家伙就是听不进去,久而久之,甚至连提到茴香豆,都觉得紧张。可见阴影之大,痛苦之深,都是鲁迅给种下的,其恨,岂能不刻骨铭心?不信,换作你们家祖宗整天被人家批评、刁难、取笑,试试看?我想我肯定也要光火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鲁迅对我们家祖上有任何不敬。算他识相,运气也好,没撞到我们家的枪口上,否则真有他好看了———我知道他家住哪儿,故居的窗户有几块玻璃,清清楚楚,我要是不把它砸个稀巴烂,敢叫天下姓孔的明儿个都跟他改姓周!

唉,不提了,想想虚火就旺起来,还是说说孔乙己吧。我小的时候呢,特没文化,什么都不懂。有一次,我爷爷和我说起孔乙己,我问他,孔乙己是不是就是孔子啊?我爷爷说不是,孔子是孔子,孔乙己是孔乙己。前者真有其人,后者是编出来的。后来我读书了,也就知道了这二人除了都姓孔外,确实没其他关系。但孔子和孔乙己这两名字还是经常在我脑子里搞来搞去,若有人问,《论语》是谁写的啊,我常常会脱口而出“孔乙己”。这一毛病至今如此,虽然我也知道应该是孔子才对,冤吧?

因为有这原因,所以,平时读书看报,我也就特别留心孔乙己和孔子的话题,瞑瞑中,总想着一个问题:孔乙己和孔子会不会是一个人呢?昨天上孔姓家族的网站,又让我想起了孔乙己。闲着无聊,就想利用google,看看能不能找出点东西来,一找,还真找出了惊喜,孔乙己和孔子还真有可能是一个人啊。

还是先看看在鲁迅小说里孔乙己为什么叫孔乙己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描红纸大家都在知道吧?练书法用的,上面印着红颜色的范字,让小孩根据其提供的笔画一笔一笔描成墨字,一是熟悉字的笔画,一是练习用笔。在过去,这些个范字一般都是死的,就那么几个,“上大人 孔乙己 化三千 七十士 尔小生 八九子 佳作仁 可知礼”。孔乙己这名便是从这里来的。

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是这些字呢?这些字出现在描红纸上,“上大人 孔乙己 ”到底是意思呢?有人认为没什么意思,纯粹是因为这几个字简单易学。但也有人,比如明朝著名的“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枝山)却是这样认为的:

“此孔子上其父书也。上大人为一句。孔为一句,乃孔子自称名也。‘一己化三千七十士尔’为一句;言一身所化士有如此也。‘小生八九子佳’为一句,盖八九乃七十二,言三千人中,七十二更佳也。‘作人可知礼也’为一句,作犹为仁与礼相为用;七十子善为为仁,其于礼可知也”。(孔子有学生三千,其中最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祝枝山打破了《三字经》句读模式,重新断句破解,不是没有道理。乙己,一己也。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孔乙己便应该是孔子的自称了。

鲁迅会是这样想的吗?或者说,他知道祝枝山的观点吗?估计是有可能的,不然也就不会说,‘上大人孔乙己’是半懂不懂的话了。很明显的暗示嘛,对吧?难怪我那小学同学听到孔乙己的名字就着急,还不听我的劝,想必孔家的人祖祖辈辈都是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是不愿对外人说罢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啊
第4个回答  2013-11-30
因为他不被人重视所以没人记住他的真名。 也是因为他自认为是读书人,乙己是认字是最先认识的,形容他为人迂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