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孔乙己想表达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他的可怜、可笑、可悲、懒惰、卑微的各个方面揭示出来,并从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反映出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以及对人们的思想奴役、禁锢,指出孔乙己走向悲剧的主客观原因,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孔乙己

环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这样性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形象。

迂腐

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条,但是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有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孔乙己有着封建教育制度影响下的书生特有的清高本质,没有经济来源,也不愿意从事劳动赚取钱财,端着读书人的架子只能越过越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4

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他的可怜、可笑、可悲、懒惰、卑微的各个方面揭示出来,并从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反映出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以及对人们的思想奴役、禁锢,指出孔乙己走向悲剧的主客观原因,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孔乙己》语段: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研读: 

这段首句紧承上文,写孔乙己的奇特,含义深长,表现了孔乙己贫困潦倒而又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式,虚荣心十足的性格特征。

然后作者从外貌描写入手,进而对孔乙己又进行了语言和动作描写,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处处透露人物的遭遇和性格特征: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这段文字又描写了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第2个回答  2017-03-27
鲁迅写的孔乙己想表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他的可怜、可笑、可悲、懒惰、卑微的各个方面揭示出来,并从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反映出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以及对人们的思想奴役、禁锢,指出孔乙己走向悲剧的主客观原因,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外号孔乙己。文章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据鲁迅资料记载此作出于1918年冬天。
孔乙己有着悲惨的遭遇。小说中的孔乙己这个名字是从小孩的描红本子上取下来的,时间长了,大家就都这么叫。鲁迅先生评价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言以蔽之,责人严苛,责己阔达,自私自利,立场灵活。细究其理,持之有故,然皆以辞词恕己。不欲得其意,空取其辞词,以此两可之言而无穷之辩,终归于为我所用一途也。
第3个回答  2015-12-17
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5
孔乙己是清朝末代的知识分子,鲁迅借他想表达清朝的封建制度的敝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