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矿、富矿的产出部位及控矿因素

如题所述

这一成矿系列内产出的大型-特大型矿床主要有菱镁矿和滑石矿床,而且它们中有许多富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下面总结菱镁矿和滑石矿床中大矿、富矿的产出部位,并讨论主要控矿因素。

1.菱镁矿大矿、富矿的产出部位

1)辽东地区所有大型菱镁矿矿床均分布于英落-草河口-太平哨复向斜北翼西段,镁质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菱镁矿矿体发育好,规模大,形态简单;

2)菱镁矿矿体主要赋存在大石桥组三段,一般可分为中、下两个层位。下部含矿层产出菱镁矿矿床有小圣水寺、铧子峪、金家堡子、下房身、梨树沟等;中部含矿层赋存菱镁矿矿床有官马山、圣水寺、高庄、青山怀、石匠沟、老官山、吉洞峪东山等。总的来看,下部含矿层规模和质量都优于中部含矿层;

3)大型优质菱镁矿矿床的菱镁矿矿体底板围岩一般为灰色条带状中粗粒含炭质绿泥石菱镁矿大理岩,有的则是以断层与白云石大理岩相接触,如小圣水寺;顶板围岩为白、灰白色、薄-厚层细粒含透闪石白云石大理岩。

2.滑石大矿、富矿的产出部位

1)辽东地区所有大型滑石矿床均分布于英落-草河口-太平哨复向斜北翼西段,镁质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滑石矿体常与菱镁矿伴生,规模大,形态简单,延伸稳定。

2)大石桥组三段是辽东地区滑石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绝大多数滑石矿床均产于大石桥组三段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大理岩中,受东西向褶皱的层间压性构造控制。

表3-21 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特征结构模型

营口—辽阳地区古元古代大石桥组三段总体构造为一局部倒转的单斜层。滑石矿床通常产在NEE向逆断层及层间挤压破碎带发育地段,并伴有NW和NE向平移和平移正断层等断裂构造交叉部位的附近。滑石矿床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三条构造带控制,形成三条构造含矿带。其中,大型优质滑石矿床主要分布在下部构造含矿带,其次在中部构造含矿带。

3)大型优质滑石矿体围岩为菱镁矿大理岩或菱镁矿矿体,少数(30%)为白云石大理岩。滑石矿体主要赋存在菱镁矿大理岩或菱镁矿层间挤压破碎带内,其次是在菱镁矿大理岩与白云石大理岩层接触部位和白云石大理岩层间构造中。厚大矿体与围岩界线多为渐变过渡。

3.菱镁矿和滑石矿床控矿因素

根据辽东地区地质构造格局、菱镁矿和滑石矿床的分布特点,大型优质菱镁矿和滑石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控矿因素主要有构造、岩相古地理、地层层位、含矿建造的厚度和岩石组合特点、地球化学等因素。

(1)控矿构造

菱镁矿受构造控制作用不明显,主要呈单斜产出。但滑石矿床严格受褶皱、断裂构造控制。矿床集中分布于向斜、背斜的上翼部和端部。这是由于褶皱构造的低压区,对成矿流体的运移起控制作用。断裂构造以层间断裂构造为主,其形成同时产生二组平移或平移正断层。这些断裂叠加于成矿原岩层,使之原有的构造性质、形态受到改造,有的甚至明显切割了滑石矿体。层间断裂提供了滑石矿体生成的最有利场所。由于镁质碳酸盐岩受挤压破碎,形成较宽的挤压破碎带,一方面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成矿流体对镁质碳酸盐岩的交代作用。褶皱和断裂构造的这种对滑石矿床的控制作用在营口—辽阳地区比较明显。就褶皱构造而言,该区含矿部位属英落-草河口-太平哨复向斜上翼部,离复向斜槽端较近,属低压带。该地区断裂构造也发育,含矿层有三组层间断裂带,断裂带发育较宽,延续较稳定,并有平移或平移正断层发育,控制了刘家坟、范家堡子、水泉等大型滑石矿床的分布。

(2)岩相古地理

辽东地区大型菱镁矿和滑石矿床受岩相古地理因素控制明显。首先,古元古代裂陷沉积受裂谷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近东西向分带性。在北缘斜坡带滨海泻湖蒸发相沉积了一套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岩石组合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和菱镁矿大理岩,夹薄层千枚岩。当时的沉积环境,类似于现代的滨海萨布哈环境,加上当时盆地的持续下陷,有利于巨厚菱镁矿的沉积。向南盐度减小,镁质碳酸盐岩减少,钙质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增加,因而不利于形成菱镁矿矿床。与菱镁矿成矿稍有不同的是,滑石矿床受镁质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控制,并不像菱镁矿沉积时要求环境严格,而一部分白云石大理岩也是滑石矿床的成矿母岩和赋矿层位,因此滑石矿床虽然也受镁质碳酸盐岩制约,但比菱镁矿范围要宽的多,使一部分滑石矿床的分布与菱镁矿伴生外,也有与白云石大理岩伴生的。

(3)地层层位、厚度与含矿建造的岩石类型

辽东地区大型菱镁矿和滑石矿床受地层层位因素控制明显,因此有人也称之为“层控矿床”。已知大型菱镁矿和滑石矿床均产在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例如,在营口—辽阳地区,菱镁矿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集中于大石桥组三段地层的下部,次为中部。

辽东地区大型菱镁矿和滑石矿床不仅受地层层位因素控制,而且还受地层厚度的控制,特别是其中含矿建造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厚度的控制。小圣水寺、青山怀、铧子峪、下房身等大型菱镁矿矿床中大石桥组三段的地层厚度均在2500 m以上,其中主要为碳酸盐岩,而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厚度为500~800 m。其他地区由于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厚度较小,因而没有大型菱镁矿矿床产出。

滑石矿床的分布范围和矿床规模同样受地层中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厚度的控制。目前所知,大中型滑石矿床均控制在碳酸盐岩厚度大于1000 m的地层中,其中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厚度占大多数。如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在营口—海城一带厚度最大,产出的菱镁矿和滑石矿床多是大中型矿床。

(4)地球化学

大石桥三段岩石化学成分以高镁高钙为特征,SiO2与MgO,CaO成反比关系,而MgO厚度与地层厚度为正相关关系。大石桥—黑峪—二户来一线及岫岩王家堡子、宽甸坦甸、丹东汤池地区等地 MgO >20%,其中营口—辽阳地区为高镁区,MgO 平均含量为27.08%。菱镁矿层出现在CaO/MgO比值2.2附近;高镁区有大规模菱镁矿聚集。碳酸盐岩MgO含量、CaO/MgO比值对菱镁矿滑石的控制作用与地层厚度相一致。

(5)区域变质

菱镁矿矿床主要受沉积作用控制,而受区域变质作用控制不明显。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末期发生的区域变质与部分混合岩化作用导致沉积菱镁矿发生重结晶、变质结晶、局部产生重结晶,造成矿石结构方面的变化,并使局部矿体产生重就位,矿体形态变的复杂。但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为滑石成矿提供热能、流体运移通道及物质来源,高盐度富硅成矿流体交代富镁质碳酸盐岩形成滑石矿体,并在构造薄弱部位形成厚大滑石矿体。

4.硼矿床大矿、富矿的产出部位及控矿因素

综合研究本区的大型-超大型硼矿床可知,辽东地区大型优质硼矿床主要分布于以下构造和岩性有利部位:

1)所有大型优质硼矿床均分布在辽东裂谷里尔峪期中央凹陷带蒸发盆地中。断陷盆地内主要受断裂控制的局部的次一级热卤水蒸发盆地的大小、盆地沉降的幅度都影响硼矿床形成的规模。如同处于凤城断陷盆地内的翁泉沟成矿盆地近10km2,矿层厚度由几十米至百米以上;二台子成矿盆地不到1km2,矿层厚度仅几米至十几米。翁泉沟矿床构成超大型硼矿床,它的储量是较小的二台子硼矿床高1000倍。可见,成矿盆地的规模越大,沉降越深,对形成超大型矿床越有利。

2)所有大型优质硼矿床均分布于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分布区,严格受里尔峪组(含硼岩系)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控制。矿体厚度、矿石品位均与里尔峪组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厚度呈正比。

3)所有大型优质硼矿床均分布于具蒸发环境的断陷盆地中。在中央凹陷带沉降中心营口—宽甸一带,受古地理环境制约,盆地内相对封闭并逐渐演化成泻湖蒸发环境,为硼矿床大规模聚集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大量的含矿热泉长时间地为成矿盆地带来巨量的成矿物质,也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硼矿床的条件。

4)含铁量大小决定了硼矿床类型。含铁量较低的情况下,形成优质的硼镁石型硼矿床;含铁量较高时,则形成较难分离的硼镁铁矿型硼矿床。

5.成矿系列模式

综上所述,可将辽东地区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模式概括为图3-28。

图3-28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裂谷带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模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