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当前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如题所述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并不会因为被催婚被催生和外部环境压力而得到提升,甚至会由于对被催生的反感而导致代际冲突,使其生育意愿进一步被削弱。树立和谐、轻松、开放的育儿风尚是提高青年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除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外,尤其不能忽视青年的心理情感需求,还要传播积极健康的生育观。
年轻人的生育问题固然受到生育政策、职业发展、妇女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最直接也更内在的是青年个人的生育意愿,因此,对青年生育问题的研究首先要聚焦青年的生育意愿。着力提高青年养育子女的能力预期生育意味着青年开始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当代青年比前辈更看重能够承担“生育责任”的能力。
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22年4月的调查数据(以下简称“调查数据”)看,92.3%的受访青年赞同“当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生育并教养孩子时,我才会选择生育”;90.8%的青年赞同“当我相信自己有能力陪伴孩子成长、学习时,我才会选择生育”。绝大多数受访青年希望自己成为负责任的父母,不仅可以给孩子较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还可以给孩子充分的成长陪伴。
为了提高青年养育子女的能力预期,政府和社会就要提供经济支持,给予就业扶持,完善生育假期,保障女性权益。在经济支持方面,要降低青年生育成本,发展普惠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完善幼儿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以及加大青年生育补贴,包括政府对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育儿补贴金,对多孩家庭提供一定购房补贴等。在就业扶持方面,要不断落实和保障青年就业创业,健全青年就业服务机制,优化招聘服务,加强就业指导,维护就业权益。要支持青年创业,给予青年创业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
在完善生育假期方面,不仅要延长女性的产假,还要增设、延长男性陪产假、护理假。此外,应当增加男女双方的育儿假,帮助夫妻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感。在保障女性权益方面,要重视解决职场性别歧视问题,对损害女性孕期、产期及哺乳期间权益,歧视产后返岗女性的企业要依法惩戒。并且,可以给予促进和保障女性就业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此进一步保证育龄女性的职场占比。
让育龄女性解除职场的后顾之忧,就会提高其对自己养育子女的能力预期。更加关心年轻人的情感需要生育政策的放宽对青年生育无疑是利好,但实际情况是一时没能按照预期大幅度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仅46.4%的受访年轻人表示“我愿意关注与生育相关的政策”,55.6%的年轻人表示“我愿意讨论有关生育的话题”。
虽然生育是人生大事,但是年轻人对生育政策的关注度和生育话题的讨论度并不高。当代年轻人并不是不想生孩子,67.6%的受访年轻人认为“我觉得新生命的到来会让人喜悦”,73.7%的年轻人认为“我觉得陪伴孩子茁壮成长,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是一种幸福”,90.1%的年轻人“希望自己选择生育的时间”。
大多数年轻人还是认可生育带来的幸福感的,对于新生命的到来和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十分憧憬,只是暂时推迟了生育计划。年轻人推迟生育和憧憬养育子女的幸福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下,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本就使他们容易产生很强的焦虑感,此时如面对生育养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时,他们就会更感到压力太大。青年处在创造物质条件的初期阶段,尤其对于那些父辈家庭难以提供足够经济支持的青年来说,房子、车子和彩礼都是沉重的压力,这迫使他们主动选择推迟结婚生子。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良好教育,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经济独立,在物质上不用再依附男性,因而更希望伴侣在精神上能够给予她们安全感。但是,现实中观察到的以及影视剧中展现出来的婚育悲剧,让她们对成家生子的担忧有所加剧,动摇了她们生育的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