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的经济

如题所述

舒城县工业生产,1949年以前以私营、个体手工生产为主,大宗产品有19类,其中名、特、优产品有龙舒贡席、土织丝绸、晓天方铁、纸伞、庐镇关铁锅、干汊河菜刀、桃溪斧头、孔集篾器、平田皮纸、缸窑陶器、西山盆桶、竹扫帚等,除县内自用外,大量销往县外,龙舒贡席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据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记述:“舒城县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有5640人”。又据民国11年舒城县知事鲍庚作的《舒城县大概情形》一文所记:“舒邑以丝、茶、竹、木、油、铁、药材等综合加工,(年)收入可达二百万元(银元)。皖中各县所售豆腐铁(方铁),大半出自舒城,据梅河厘局税率计,每年可达十万元(银元)”。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生产发展不快。抗日战争爆发时,生产遭到极大破坏。40年代初,从肥东、巢县、芜湖、南京等沦陷区逃来的难民,因无耕地,他们遂以手工业生产谋生,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舒城县工业生产的复苏。特别是纺织、卷烟、制革、制鞋、成衣等行业较为发达。民国36年,全县有工业生产47个行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分属17个行业理事会,有私营半机械生产卷烟厂13家。
建国后,舒城县工业发展很快,私营工厂和个体手工业者受到政府保护。1951年,开始组织手工业合作小组,并兴建粮食机械加工厂,1953年,兴建舒城茶厂,始用机械制茶。1956年,全县实现手工业生产合作化。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全县1957年工业总产值1604万元,比1949年426万元增长2.76倍。1958年,全县大办钢铁,机械制造业应运而生,紧接着轻纺工业、建材工业、采掘工业、化工工业、粮油加工等工业连续“上马”。后因财力、设备、技术缺乏,1960年关、停、并、转了不适合市场、县情的企业。1963~1965年,通过调整,收到良好效果,196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962万元,比1962年1457万元增长34.6%。1967年以后,舒城县新建了麻纺织、棉针织、化肥等骨干企业,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和提高,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619万元,比1966年增长2.83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建了水泥、饲料加工、建材、电力和乡镇企业、个体户企业。至1985年,全县计有开工企业17917个,其中属重工业3661个,轻工业14236个,全民所有制22个、集体所有制1261个(县属集体所有制20个、乡镇所有制392个、农村合作经营849个)、个体户16634个(农村个体户15837个、城镇个体户797个);工业从业人员50818人;总产值1.7314亿元,比1949年增加39.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3407元;固定资产6648万元。
2012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2亿元,增长24.8%。净增规模企业15家,总数达120家,净增亿元企业10家,总数达50家。县开发区扩区升级通过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两个省级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8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入区企业168家,实现产值86.2亿元。9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9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入区企业210家,实现产值64.1亿元。
建国前,舒城县农业生产发展较慢。建国后,人民政府把农业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积极推广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稳步上升。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653亿元,比1949年5189万元增长3.17倍(均为1980年不变价)。
1953年前,舒城县农业生产,长期沿用传统的耕作制度,绝大部分地区是一年一熟,少数地区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其茬口安排是:一年一熟制,每年芒种前栽中稻,立秋前栽迟(晚)稻。水稻收割后,绝大部分田翻犁水沤,少数田(地)种红花草和大、小麦、豌豆、蚕豆、油菜、大蒜,光照较差的山地,一年只种一季玉米、山芋、麦、豆;两年三熟制,多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少数农户实行水稻(玉米、大豆、烟、靛、姜)——麦、油菜、大蒜——水稻轮作;一年两熟制,个别生产资金、劳力、畜力较强的农户,立夏左右栽少量早稻,立秋前收割后,或栽迟(晚)稻,或种寒(晚)玉米、荞麦、红豆(或黄花绿、泥黑豆)、荸荠、蔬菜,有的实行高杆、矮杆作物套种,水旱作物间作(水稻田埂种大豆)。
1954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实行间种、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和耐旱、耐涝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的农业“三改”措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决议,重点是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1954年,全县播种早稻面积12800亩,粮食播种面积105.8万亩,比上年94.08万亩提高12.46%。1956年,播种早稻20.33万亩、双季晚稻21.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42.83万亩,比1953年、1954年分别提高51.8%、35%。一年两熟的水稻面积达46.84万亩,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84.9万亩的55.2%。1963~1965年,因早晚稻品种不好,又加科学种田技术差、肥料不足,产量较低,群众不习惯,所以,每年播种双季稻面积分别在7~9万亩之间。1966年起,双季稻播种总面积有所扩大。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消灭冬沤田,扩种红花草、双季稻,减少单晚稻。”1971年,全县播种早稻42.49万亩、双季晚稻41.6万亩、红花草36.28万亩、油菜7.4万亩、单晚稻9.62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111.97万亩。除山区少数冷浸水田、圩区陷田外,其余均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在田,全县基本上实现一年两熟制(稻——稻、麦——稻、经济作物——稻)和一部分一年三熟制(绿肥——稻——稻、油——稻——稻)。这是舒城县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上划时代的变革,效果良好,群众拥护。这年全县粮食总产5.443亿斤,比上年净增1.03亿斤,增长23.4%,首次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亩产800斤),成为全省13个“超纲要”县之一,也是全地区第一个“超纲要”的县。在此后十年中,双季稻、红花草、油菜播种面积逐年稳定、稍有增加,最高年份的1977年,早稻达49.07万亩,双季晚稻达51.29万亩。红花草稳定在36万亩左右,确保早稻基肥。一年一熟的老品种中稻,只播9200亩,比1953年减少98.5%。耕作时令上,早稻一般不栽“夏秧”,双晚绝大多数不栽“秋秧”。
80年代,又向一年三熟制发展。主要措施:减少红花草面积,扩大油菜面积,稳定双季稻面积,缩短作物在大田的生长期,搞温水催芽、薄膜育秧、移栽油菜、培选良种。1980年,全县栽插早稻47.14万亩,比1970年增加41.1%;双季晚稻50.22万亩,比1970年增加58.6%;油菜13.07万亩,比1970年增加105.4%,1985年,增到21.07万亩,比1980年增加67.9%。全县稻——油——肥(红花草)一年三熟的面积,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
2012年粮食总产39.8万吨,增长5.3%,连续九年创历史新高。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超级杂交稻高产试验平均亩产达839.6公斤,创造了低海拔地区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新增规模养殖户400多户,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16家,实现加工业产值86.1亿元,增长56%,农业产业化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市第一。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完成26个示范点村庄整治工作,改造农村危房3330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灌溉面积2.9万亩,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4座。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三资代理服务,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