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新旧交替的年代中妇女都是如何穿衣服的?

如题所述

中国的电视剧,尤其是拍摄那些清末民初的电视剧,更尤其是涉及到清末民初妇女形象的电视剧,它们展现给观众的,都是真实的吗?

其实,那个时代是中国第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但当我们围观真实的清末民初妇女新装后,我们会发现,原来现在描述那时候的电视剧,确实都在撒谎。

从这下照片上,我们看到的是民国初年身着新式高领女装的时髦女郎的情影。这些女郎的上衣清一色为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中间两位女郎均穿长裙,这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上衣下裙的式样。照片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服装的色彩,但依当时的流行色来推断,上衣一定是青色或蓝色,长裙必定为黑色。

它们的衫袄式样各不相同,或大襟,或斜襟,或为一字襟,领、袖、襟处都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在袖口处均有一段白色或花色紧口袖,特别醒目。这种高领女装式样,据说是受了当时留日学生的影响,为了区别于民国以前的清代服装,当时称这种女装为“文明新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女郎下衣穿的是一条紧身长裤。这种只穿裤而不套裙的穿法,在清代只有侍婢和乡下劳动女子才这样穿。清代女子的服装上衣都比较长,即使穿坎肩也要长及膝下,所以裤子在衣下仅露出尺许,腰间系-条长带 下垂于左侧,但决不能露在裙外。

这种清代小女子的打扮,其实我们在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年画中经常可以见到。照片上的这位女郎,上身穿的高领衫袄仅及腰间,下着紧身长裤,给人以挺拔玉立的感觉。照片最左边的女郎似乎也是穿着紧身长裤,这在当时大概也是一种流行式样。

鲜花织成发箍。照片上的女郎,一般都是剪了头发,有的还用白色(或浅色)缎带将头发扎起,有的用白色(或浅色)长围巾把头发包起,长长的围巾使我们无法窥见其发式,这种长围巾及其围法或许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吧。照片上的女郎,展示给我们的还是中国妇女传统的小脚,不过,我们已经看不到长长的裹脚布了。自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传教士和维新派人士提倡放足和天足以来,至民国前夕不缠足运动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真正大见成效还是在民国时期。

1912年3月13日,南京临时政府以孙中山的名义发布《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严令各省劝禁缠足恶习。缠足在民间本来就是迫于习俗,现在一-经政府劝禁,放足与天足者便日益增多。照片上4位女郎的小脚便是原已缠过而后又放开的。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20日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好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

看起来,在新旧交替的年代,不只是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风俗习惯,都在遭受着冲击,即使是人的审美观,也在遭受着冲击,巨变的时代带来巨变的表面,但人们精神面貌要发生质的变化,还需要等到1949年。

照片上女郎的着装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女子服饰发展变化的情形。到20年代初期,旗袍开始出现并且逐渐普及,30年代旗袍便相当普及,成为中国女装的代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