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包括

如题所述

教育方针是我国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任务而为教育确定的指导方针,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教育方针的制定,自从建立根据地以来,在每一个时期都相应地提出了适应那个时期的教育方针。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所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也指出了教育方法和改造旧教育的步骤,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
同时,《共同纲领》还规定了国民道德标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共同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这对培养新社会需要的新人,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后,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教育政策,即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教育部召开了一系列的教育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的文件草案,进一步具体确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任务。如1951年3月19日至3月31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着重讨论了普通中学的问题。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自觉的积极成员。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等四个文件草案,讨论了中学数理化等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等等。所以,通过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不仅为新学制的制定和颁布,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和教育任务的确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大中学校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如何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已经摆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了。在这种形势下,1957年2月,毛泽东总结了我国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教育经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提出的培养目标,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从1953年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以来,在教育上存在的越来越清楚、越来越突出的以下三个问题①:
是强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忽视政治的偏向。在一些人中,好象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如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种偏向的明显反映之一。毛泽东十分关心这件事,所以把德育和有社会主义觉悟放在重要位置,这是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适用的。
第二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生越来越多,而国家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使所有中、小学毕业生都升入高一级学校,有大批中、小学生,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要参加生产劳动,要走向社会,去当农民、工人,当体力劳动者。这不是一时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期间都要碰到的问题。但由于教育工作中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抓紧进行生产劳动教育,没有注意克服轻视体力劳动的旧思想残余,以致产生了很不适应的状况。学校中也出现了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偏向。同时有些青年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到了社会主义就应当什么都好了。他们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刚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对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也觉得是大材小用,不愿意到生产线,不能与工农密切结合。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到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影响到千百万大、中、小学生能否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因此,毛泽东明确提出培养目标时,特别强调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培养劳动者列入教育的目标中,它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新一代的基本要求。当然,这里所说的劳动者,

,是指体脑结合的劳动者。
第三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全面发展,影响学习,影响工作。毛泽东从建国初期就十分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1953年6月还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要求。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此外,我国解放初期提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实际上是套用苏联十月革命初期提出的口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特别是在毛泽东批评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之后,教育界就“全面发展”这个培养目标问题展开了争论。当时参加争论的不少是教育部的干部,当时教育部的领导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也还不甚明确,所以在这里毛泽东用“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精确提法,代替了过去广为流传的提法,这就使教育界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易于明确。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大贡献。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方针,即“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样,在社会主义时期,教育工作的方向也就明确了。
此后,全国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改探索,如学校办工厂,开展半工半读,勤工俭学,高等学校实行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真刀真枪”地作毕业设计,结合科学研究作毕业论文,中、小学进行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等等试验,都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但是,在党的教育方针开始提出和提出以后的一段时期,整个教育工作曾发生过不少“左”的缺点错误。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理解上的片面,例如为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理解为让学生多参加政治活动,为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让学生多参加生产劳动等等,以致影响和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重削弱了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更为突出的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958年的所谓“教育大跃进”和高等学校中的“拔白旗”等等,使教育发展出现了曲折,教育质量一度急剧下降。直到1960年下半年,党中央逐渐认识到工作中的问题,并开始纠正“左”的错误。1960年11月开始,在教育工作中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总结经验教训,并于1961年9月,正式颁发、试行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通过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3月,中共中央又同时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使教育工作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扭曲和变形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也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尽管也把“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列入了“指示”,但实际上完全遭到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扭曲和纂改,结果是完全背离了这个教育目标,造成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破坏。
在“文化大革命”中,直接作为教育工作纲领的是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
1.《五·七指示》。所谓“五·七”指示,是指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写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林彪、“四人帮”就借着结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进行了颠倒是非黑白的“大批判”,进行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把十七年来建立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方法等等,统统扣上“封、资、修”的帽子,加以全盘否定了,学校中不少干部、教师都作为“牛鬼蛇神”,搅乱了教育思想,把教育工作引向歧途,造成了“停课闹革命”的混乱局面。
2.“七·二一”指示。所谓“七·二一”指示,是指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因为这段话是1968年7月21日广播中公布的,所以后来大家称为“七·二一”指示。这个指示执行的最终结果,是泡制出了一个名噪一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纪要》中流毒最广、危

害的是所谓“两个估计”,即所谓十七年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战线“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教师队伍的大多数和解放后培养的大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两个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了“四人帮”一伙镇压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的两根大棒。也使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摧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民民众预防针,主要指的是教育广大孩子,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让孩子们在学校,至于将来到社会上,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
第2个回答  2020-11-06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不但成为有思想的觉悟者,更要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3个回答  2020-11-06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是号召大家民主民生也就是三民主义
第4个回答  2020-11-06
包括有很多种啊,包括理念思想啊,传统社会啊,还有自己的那些自己的资格啊这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