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心理学高手,问个问题,我东西一多就想扔东西是什么心里啊?

我不管玩网络游戏还是上网收集信息或者生活中用的东西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把一些不用的给扔掉,只留下一些必须品和比较经典的玩意。然后过几天又想去整理。(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留着他们,或者没那么在意)如果不去整理就会又惦记着,如果扔了又反复检查怕扔错。想放下不管又放不下,好烦啊,我该怎么办。
还有,我学了很多东西,包括乐器、计算机、电子工程、书法、写作等等,本人是学计算机的。但是我又好像觉得学过的东西不复习就会丢掉,结果弄来弄去一直检查和回顾自己的知识反而觉得越来越烦。
对了还有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之类的。。

给100分了,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可以在心里上暂时搁置,但是过段时间又想起来了,不去做烦的慌,不要复制1大段文章过来,我不给分
回楼下的,不是强迫症这样子的。我只是想理清思路,整理清楚我学过的东西,但是很难理清头绪。应为我很少去做像强迫症里面这样无意义的事情。只是我觉得我自己活的在执着

其实,首先,我要肯定的是,你是一个积极用心在生活的人。你所说的这些,并不是问题,而是你自己将它们问题化了。

之所以,你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似乎和别人不一样,你常常作的这些事情违背了常理、或者说一个普通人的常规生活。所以你才觉得这些是问题行为。其实,你所做的这些事情并不什么什么问题行为。

换而言之,这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正如我说的,你很用心在生活。首先,你不想让自己生活在一堆垃圾中,所以,你会不时地整理生活环境中‘不要的垃圾’。如果是一个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他不会理睬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在意过身边的人和事。其次,你会一直去重温和回顾自己曾经所学过的东西,你担心遗忘,你不想让自己拥有过的知识经典离你而去,你想用心地留住它们,为你的生活、工作而所用。每过一段时间,你思考人生的意义,无意中其实也在反省自己的生活、行为。

其实,我个人觉得,你的行为恰恰是很多人需要学习的榜样。积极地、用心地生活。

相反,你觉得烦。有两种可能,一,你觉得自己似乎有异于常人。二,你觉得自己这样活着太累了。要解决一的话,正如我说的,你应该将它们看成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缺点。你的行为是正确。你应该客观而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行为。要解决二,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这样太累了,就应该在一些适当的时候,多多放松自己,放松心情,可以做的事倒是有很多很多。同时,适当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要事事太认真,take something easier。

补充:对于回顾自己所学知识的问题。不知道您是否听说心理学里的记忆曲线。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对所记忆的内容、遗忘程度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人在有意记忆事物的先前8个小时里,遗忘速度是最快的,几乎可以从记忆100%直线下降到10%以内,甚至是恢复到0的状态。所以,最佳的强化时间是在这8个小时以内。人的记忆可以得到最好最强的巩固,之后,可以记住这些内容的时间可以很长,遗忘的程度很少。

呵呵,希望我所说的能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2
容易对东西产生兴趣,但是吝啬于与物件之间的互动,不珍惜它曾给予你的回忆,仅仅只享受占有那一刻的冲动,所以会这样.
也许是你小时候被管教的很严格,与双亲之间缺乏温馨的互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认为成年后任何的肢体接触都比不上小时候父母经常性给我们的怀抱),所以会造成你对"关系"定义的一些错误,认为像父母曾经对你那样严格的管理,缺乏对话互动的模式,就是relationship,而造成你对物件的一种频繁性占有的欲望.
另外一方面,九型人格中的第五型-思考者,他表现出的人格是博学却逃避感情的深化.通过不断的学习新技能,塞满人生的时间表,来逃避在感情上自己的诉求或者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你学了那么多的技能,首先可以说明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因为基于逃避感情上的问题(很可能是和双亲之间的互动问题)这个目的去学习,所以一旦学到一定的程度,可以让你暂时忘记在关系上的缺失,你对这门技能或者学科的兴趣就不存在了,以此反复,成为"周身刀,没把利"的博学型人才.
我不是心理学高手,可能没办法开出一剂见效的药,但是我认为其实感情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处理的问题.特别是跟父母之间的问题,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他们分享你的情绪,哪怕是一些负面的,多多讲自己的想法,而且要用他们能接受的诉说方法,慢慢来吧,我不觉得你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障碍,因为你现在的经历我也经历过,中国式的亲子相处模式很容易造成沟通不良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我们主动去寻求沟通来减轻甚至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2个回答  2008-09-06
首先,我判断你是一个思路清晰、追求高效的学生。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先从清理电脑内容方面分析:及时清理、及时更新换代其实是现代人的现代理念,是值得推崇的。比起那些用一个大箩筐装载所有来货要有效率且明智得多了。我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有点喜新厌旧,电脑中的东西,一旦发现无价值或已深种大脑,我就毫不犹豫地删除干净,就像抹桌子那样干净利落。那么,有价值的或者不确定是否舍弃的东西,我会有条不紊地建立文件夹子分类管理收藏,以便日后有用武之地。相信你也是这样的。想想那些经常不清理自己物品的人的生活,该比我们是多么的杂乱啊。在生活中,无用的衣服、玩具、用具等东西也一样,一旦舍弃后,就不要追悔莫及,不要怕丢错,做事要果断啊。谁能保证自己每个决定都是百分百正确的呢?
其次,我还判断你是一个追求高、大、全的学生。你学了那么多东西(乐器、计算机、电子工程、书法、写作),总怕每项都学不精,心理总是惶惶然。其实,与其高大全,不如少而精,才更专业更优秀,就像盖茨只会玩电脑姚明只会篮球。你在高大全的压力下,精神分散,烦恼自然多了。还是那句话:压力是自己给的,不要什么都想兼得,不如学会舍弃一些该舍弃的东西。
记住,有舍才有得!
第3个回答  2008-09-06
呵呵,看到了你的问题,好像是我自己问的一样。我也有爱扔东西和整理东西的习惯。经常过一段时间,就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一遍,可要可不要的东西一律不要,可仍可不仍的东西一律扔到,不过有几样东西留着无用,可是扔了实在太可惜了,每次整理都想扔掉,每次又都舍不得,最总终还是留下来了。
而且,喜欢把一些事情积攒起来,一起解决掉。老是想学东西,什么魔术,太极拳,街舞,计算机,乐器,还想过学竹板!
也想过人生的意义,每次站在高处,看着渺渺众生,更有一种想超然的感觉。
对于知识,我到希望能忘记一些,然后让我重新学习,一旦知识被大脑记忆,就会成为一种定势,让我们不再怀疑和思考,当我从新回顾一些被我遗忘的知识时,我回去思考,对于学习更有益处。
这可能和我的认知有关,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的,也从没有觉得困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也都有一套他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如果你非要改变你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已经熟悉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那才会给你带来困扰与苦恼,因为那些是根本没有必要的。
向前面说的,如果按九型人格来讲,我就属于5型(思考者,或者说观察者)我测试过,而且也看过九型人格那本书。
第4个回答  2008-09-02
你的状态都是正常的.

比如学了东西以后,不复习就会忘掉,这个是人的记忆规律.而且人的精力和时间就那么多,所以不可能什么都学会,并且什么都随时掌握.你只能掌握几种,所以你应该选择对自己来说重要的,然后加重练习.当然,其他的多练习也会掌握.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人的逻辑思维会更成熟.所以有逻辑性的东西掌握起来快,忘掉的慢.其他的习惯似的东西,也是不会轻易忘记的.至于遗忘的东西,要比初学的东西更容易掌握起来.

至于整理东西的问题,那个是个人习惯.每个人都不一样.你习惯把东西整理出来,有用的留着,没用的扔了,这样可以腾出来空间跟新的东西.但是你要做一个明确的判断,不要随便把东西扔掉,要想想是否以后真的没有用处了.一开始判断好了,以后也就不用检查了,也就不用烦了.但是开始的判断是困难的,所以你可以做个备份,或者先留一段时间再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