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四门功课是什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小弟想知道相声有没有流派,究竟是不是一些名嘴和“相声大赛”宣传的那样。

相声的四门功课是“说学逗唱”。

说学逗唱为相声的基本功。

说:能说绕口令,贯口,会念定场诗,数来宝等。

学:能学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曲,大小买卖的吆喝,学口技等。

逗:会说单口,能逗哏,能捧哏,能腻缝儿,会双簧(前脸,后身)等。

唱:会唱太平歌词,开场小唱。

扩展资料:

相声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侯耀文,苏文茂,郭德纲,岳云鹏等。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天津师范大学为相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说学逗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9

相声四门功课是说学逗唱。

说:能说绕口令,贯口,会念定场诗,数来宝等。

学:能学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曲,大小买卖的吆喝,学口技等。

逗:会说单口,能逗哏,能捧哏,能腻缝儿,会双簧(前脸,后身)等。

唱:会唱太平歌词,开场小唱。


相关启示

相声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说”指的是笑话、故事、灯谜、酒令;“学”指学人言、鸟语。市声、叫声;“逗”指插科打诨,抓哏逗趣;“唱”指唱“太平歌词”、戏曲小调。相声艺人把“说、学、逗、唱”当作培训相声演员的“四门功课”。

比如,通过说“绕口令”或“贯口”,练习语言节奏,矫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通过学“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凫的,草棵里蹦的”,练习摹拟生活的本领。通过你来我往,舌剑唇枪的打诨逗趣,练习抖落“包袱”,制造笑料。

通过唱“太平歌词”、戏曲小调,练习演唱技巧。有的相声艺人还进一步以“说。学、逗、唱”囊括整个相声艺术的特点,认为相声艺术的一切都离不开这四个字,显然是不妥的。

实际上,“说、学、逗、唱”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它既不能概括相声艺术的内容,也不能说明 相声艺术的表现形式。这四者之间没有平列的逻辑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说学逗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相声的四门功课是“说学逗唱”。
除了通常意义的说话外,“说”指的是贯口,绕口令。
“学指”的是模仿,比如模仿戏曲,曲艺,动作,方言等。
“逗”指的是逗乐,凡能引发观众欢笑的表演都可以成为“逗”。
“唱”指的是太平歌词,也可以加上快板。

“说学逗唱”这四门功课也就是相声的内容和形式。
第3个回答  2008-08-27
在相声里说学逗唱的概念并不十分明确,就好比京剧里的唱念作打,手眼身法步。以前见过不少文章对说学逗唱的认识基本是非常模糊的。曾记得姜昆先生曾对说学逗唱有一个解释基本可以自圆其说,因一时找不到这份资料,故根据自己的记忆,结合一些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说这相声的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

说:一般人可能认为在相声里“说”的概念还是比较明确的,其实不然。人人都要说话,但相声的“说”不同于生活的“说”,相声的“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相声的“说”必须要“美”,要字正腔圆,要有轻重缓急,最高境界的“说”必要和唱一样好听。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说,比如惯口,比如怯口等等,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现在不少人有一个误区,就是一说到“说”就马上转到“惯口”去,认为“说”就是“惯口”这明显是不对的。如前所述,惯口是“说”的一种特殊形式。

还有人认为“说”就是相声文本,这明显是不对的。“说”是一种基本功,听一个演员的“说”,我不听你说什么,只听你的声音,或者说只听形式,不听内容。

学:在四门功课里,“学”的概念是最明确的,所谓“学”,就是学其他艺术形式。相声的“学”一要学的像,二要学的俏——毕竟我们是在说相声,不是在唱评戏,唱大鼓。。。

逗:我曾见过一篇文章,说相声有说学逗唱还不够,还要加上表演,这其实是没有搞清楚“逗”的含义,相声的“逗”就是表演,“逗”是四门功课的核心,它和其他三门功课并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就如同盖房子,“说”,“学”“唱”都是原材料,要靠“逗”把它们组织起来,房子才能够盖起来。

唱:据姜昆先生讲,相声的“唱”,最初指的是唱“太平歌词”,因为“太平歌词”最初是相声演员必须掌握的本领,是相声艺术的一部分,这和学大鼓、学坠子等等是不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太平歌词已经不再具备当年的地位,这样相声的“唱”就成了没有实际内容的空壳子,有很多人认为应该对此进行修改,并把“说学逗唱”改成了“说学逗惯”,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相声的基本要求就是口齿要清楚,这就需要功夫,众所周知相声演员都要练绕口令,绕口令就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惯口,惯口的功夫是每一个演员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而怯口等就不具备这样的地位),把它从说里独立出来就会很有好处了,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08-08-27
说,学,逗,唱
顾名思义啊:要说的麻利,吐词清楚,普通话标准
学要学的象样,学什么象什么的,比如学个大师的声音啊,不一定要全象,但是那种韵律应该是一样的
逗就要逗人家开心,要学会丢包袱,就是制造笑料,不是滑稽,而是通过夸张和修辞的手法进行
唱就是什么都要会,京剧~通俗~歌剧~还有民歌~等等,甚至一些特色的地方唱腔等等,在这里我建议多多一些名家的段子,会给你启发的!往往不怎么成功的毛病大多都出在没有进行设置包袱,没有笑料,没有太多的剧情,要知道相声就是在述说一个故事,当然要学会一个逗,一个附和,那样才能让观众折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