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隐士大家给点看法

如题所述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不论早期还是后期,隐者总的说来都是弱者。他们既不能面对现实拍案而起,或奋而反抗,或钻营求进,只好退隐,但却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文学艺术等创作。他们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或结庐于山林之中,所以中国的田园诗和山水画特盛。。历来学者对隐士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认为隐士逃避现实,应负国家衰亡之责。当然,隐逸不宜提倡,年轻人隐逸不仅不宜提倡,还应加以反对。但隐逸者所创造出灿烂丰富的文化却不容否定。而且,隐逸的根源在政治浑浊和强权统治,应该鞭挞的正是这一批独夫民贼和卑鄙之徒
当然强者可以反抗,虽失败也不要紧。弱者呢?只好退隐,总比同流合污要好。
隐士表面上超脱,在意识形态上也表现出超脱,实则内心都有无穷的痛苦。
清新,质朴的诗风,其飘逸、洒脱的
中国文化意义上的“隐士”,是有着“扶苍生,济天下”的雄心壮志的文人墨客,但他们终究是文人,当梦想与现实相碰撞,梦想便终成泡影,孤寂、苦闷、忧郁、彷徨、愤满,万种情愫交织在了一起,毁灭了他们原先的志愿,却糅合成了以摆脱社会黑暗现实的新的理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14
是懦夫 受不了压抑 才隐居的 是英雄就该站出来 隐居谁不会啊
第2个回答  2008-09-14
有才就该报效国家,有点不顺心就躲到山里,不问世事,不值得尊敬。
第3个回答  2008-09-14
古代隐士很大程度上是收到儒家和道家双重文化何哲学系统的影响,很多饮食年轻时壮志满怀,积极入世,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混久了,很多人在仕途上或受打击,很多人或许看不惯当权者,还有很多人厌恶这个社会,不愿意随波逐流,在努力想让世界变得请的努力失败以后,他们只好转向道家文化,在这种稍显消极的哲学系统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既然世界不能由浊变清,那么只好洁身自好了。
古代的隐士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们的道德操守,但消极不值得我们学习,毕竟我们已经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第4个回答  2008-09-15
跟1楼差不多 懦夫 自命清高 认为自己是安邦定国的盖世英雄 却像乌龟一样缩在山野里 也有去当过官的 但是一付清高的臭讲究被人排挤得混不下去的 他们为了不让“市井俗夫”耻笑于他 只好说“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不知道写错没 读小学的时候学的 没好感所以记忆不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