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电渣压力焊,预留钢筋从底板上多少,焊接接头必须错开吗!错开的位置是多少?

从构件底部预留至少500吗?焊接接头错开的位置是35d和500的较大值吗?

你好,框架柱的接头都应位于加密区(除底层是Ho/3)以外,焊接接头错开的距离是35d和500的较大值正确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工艺施工过程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压顶,共4个步骤。

1、引弧:通电后迅速将钢筋提起,使两端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多次把上钢筋移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2、电弧: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厚度的渣池。 

3、电渣:渣池形成一定厚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

4、挤压: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挤压,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挤压力要小,对各种规格的钢筋仅为0.2-0.3KN工作前准备

  检查焊接设备、电源处于正常状态,禁止超负荷用电。

  2、钢筋准备工作

  选择焊接的钢筋应符合下料表要求,钢筋焊接端应平直,如果有扭曲现场,应对其进行校正或者切除,不能使用锤击调正。

  钢筋焊接端200mm内,应无锈、无油渍等其他杂物。

  3、择焊接参数

  当采用自动控制焊接设备时,应按照确定的参数设定好设备的各项控制数据,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可靠。



  4、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一般1/2焊剂罐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淹埋深度。上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5、引弧

  引弧可采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间接引弧法。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

  6、电渣压力焊操作要点

  1) 闭合回路、引弧:首先接通电源,再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 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应控制电弧电压值,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渣池。

  3)电渣过程: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挤出熔渣和熔化金属,同时切断焊接电源。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框架柱的接头都应位于加密区(除底层是Ho/3)以外,焊接接头错开的距离是35d和500的较大值正确。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9
焊接
01
帮条焊与搭接焊
(1)施焊前,钢筋的装配与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5mm。 2)采用搭接焊时,钢筋的顶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3)在两边各放1根钢筋,这个钢筋的断面面积不得小于焊接钢筋的70%。 4)帮条和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若钢筋预弯确有困难,可不顶弯。
(2)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次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时段与终端,应融合良好。
(3)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接或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0.3d;并不得小于4m;焊缝高度h≥0.7d,并不得小于10mm。钢筋与钢板接头采用搭接焊时,焊缝高度h≥35d,并不得小于6mm;焊缝宽度b≥0.5d,并不得小于8mm。

02
电阻点焊
(1)当焊接骨架的受力钢筋为l 级时,所有相交点必须焊接。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I级或冷拉更级钢筋并只有一个方向受力时,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相交点必须焊接;若网片在两个方向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相交点可间隔焊接。承受重复荷载并需进行疲劳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筋,不得采用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
(2)当焊接不同直径的钢筋,其较小钢筋的直径小于10mm 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若较小钢筋的直径为12mm,14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 。
(3)焊点的压人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热轧钢筋点焊时,压人深度为较小钢筋直径的25%~45%;冷拔低碳钢丝点焊时,压入深度为较小钢丝直径的40%。
(4)钢筋多点焊主要适用于冷拔低碳钢丝同规格网片的成批生产。在多点焊生产时,除按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准确调整好各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经常检查各个焊点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通电时间是否均匀一致,以保证合适的压入深度和网片尺寸。
(5)点焊生产时,应经常清除电极表面的污垢。防止电极漏水或冷却水通道的堵塞,开放冷却水时,注意焊机的出水温度。

03
其他
(1)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均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钢筋焊接性能试验。若采用钢筋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等,应在焊前试焊两个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
(2)钢筋焊接施工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或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其中,若钢筋端部出现弯折、扭曲,则应进行矫直或切除。
(3)焊接时,焊接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若环境温度处于-20~5℃,则应采取技术措施;若低于-20℃,则不宜进行焊接施工。
(4)焊接施工后应及时进行检验。对于搭接焊、帮条焊的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确定焊缝表面是否平顺,无裂纹、夹渣和较大焊瘤等缺陷。
(5)钢筋焊接人员应具有焊工考试合格证书,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同时工程部应积极组织焊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以防因焊接人员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不足出现施工问题。
绑扎
01
绑扎前
(1)暗柱竖向主筋位置调整:根据上返墙体控制线调整墙体钢筋、洞口暗柱主筋间距及位置。
(2)顶板及梁窝施工缝处理:检查顶板施工缝及梁窝是否剔凿到位,否则严禁绑扎。
(3)清理模板基层: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
(4)放线定位: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依线绑筋。

02
绑扎过程中
(1)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应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6)对厚片筏上部钢筋网片,可采用钢管临时支撑体系。

(7)顶板钢筋起步筋距墙边5cm起步,阳台栏板竖向钢筋距墙边起步5cm。
(8)顶板保护层控制:板筋保护层垫块梅花形布置,间距1000mm,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9)顶板马凳铁设置:为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马凳,马凳间距1.5m一道放置。顶板负弯矩筋处根据墙体走向两侧各放置一道马凳。马凳铁要求放置在顶板下铁最下层钢筋上侧。
(10)施工缝设置:顶板及楼梯间休息平台施工缝留置,跨中1/3处。
(11)绑扎要求:绑扎板筋时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可采用顺扣或八字扣。
安全
(1)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使用。
(2)检查已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的种类、规格、数量是否正确。
(3)检查下层预留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钢筋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4)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应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5)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梁柱接头处柱箍筋数量及间距应严格控制。
(7)跨中变截面处的钢筋锚固、搭接长度必须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8)屋面梁、柱钢筋的锚固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9)后浇带、施工缝部位板钢筋的保护层要严格控制,加强成品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