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则主要有

如题所述

真诚原则,尊重原则,互利原则。
在交往中,具备心理健康原则可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原则主要包含真诚原则,尊重原则和互利原则。
健康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彼此得到精神上的帮助,可以通过交流来促进彼此进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自身的各个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1同步化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你会发现这样奇怪的现象:越来越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讨厌这些人;而相反的,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人,那么我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他们了。其实,这就是人际交往同步变化原则,这也被称为人际吸引水平增减原则。从心理学上来讲,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自己的量,同时,也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以及性质。
2.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形成了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因此,在现实的交际生活中,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与对方相处。
3.诚信原则
自古以来人们在交往中就被要求讲究诚信。从人际交往中看,“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诚信一向受到人们的崇尚。从交往的互惠性上来讲,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真诚相待。而世故圆滑、尔虞我诈的人永远也交不到好的知心朋友。因此,在你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做出许诺,一旦对人做出某些承诺了,就一定要认真履行。如果你言而无信,那么你就很容易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4.平等原则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一个心与心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在交往中,就需要彼此在人格上平等,互惠互利,需要交际双方平等相待,不可盛气凌人。否则正常的交往也就无法进行了。
5.距离美原则
人与人之间总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哪怕是很亲密的人,靠太近了,也容易迷失自己,也会有伤心的事发生。保持距离,就会保护坚硬外壳下那颗脆弱的心不受伤害。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即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6.宽以待人原则
宽容一直是人们在交往中提倡的美德。他要求人们在交际中严以对己,宽以待人。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使交际更加的顺利。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际心理关系,而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自为距离。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如果过于亲近会引起对方的不安全感,就会影响双方关系。所以人们在交际中一定要恪守距离产生美的原则。
7.戒骄戒躁,低姿态原则
骄傲可以说是人们正常交往的拦路虎。骄傲会导致朋友离你而去。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善于戒骄戒躁。即使有一天你飞黄腾达了,你的地位比你的朋友高,你也不能摆出一副了不起、趾高气扬的架势,否则很容易在交际中栽跟头。
8.虚心原则
自古以来虚心是人们治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其实在人际的交往中我们也要求虚心,虚心去听取身边人的忠告,不要讳疾忌医。同时,在交往中我们也可以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对于身边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9.交互原则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接近与疏远、喜欢与厌恶是相互的。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在现实的交际生活中,几乎没有喜欢、承认以及支持别人。通常来讲,喜欢自己的人,人们才会喜欢他们;相反的疏远、厌恶自己的人,人们也会疏远、厌恶他们。
10.维护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与你的关系网络中的每个人保持积极联系并不是很轻松的事,但是如果在平时不注意维护关系,而只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到朋友哪里搞突然袭击,朋友就会觉得你是在利用他,心里会很不舒服。所以说,“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这是谁都不喜欢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维护与朋友之间的感情,多多联系,经常联络。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创造性的运用你的日程表,记下那些对你的关系特别重要的日子,比如生日或周年庆礼。打电话给他们,至少给他们寄张卡片让他们知道你心中想着他们。
11.功利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除了交互原则,人们也需要把握功利原则。此处的功利包括金钱、财物以及服务,更包含着情感和尊重。也可以这么顺,人们都希望交往有所值,例如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关心、支持、帮助以及感情依托。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是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倾向于建立和维持。
第2个回答  2020-11-26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第3个回答  2020-10-12
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心理健康的原则主要就是要保存平常心,然后要有一定的付出,真诚的对待,有诚信才能保证良好的交际。
第4个回答  2020-10-12
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则,主要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一丈,你对我有八分好,我要对你有十分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