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廉的清末“穷状元”试卷上写了八个字,被皇帝钦点为状元,写的什么?

如题所述

老话讲:“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状元的产生,也一定是这样一点一点磨成的。状元,便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第一名。在古代,若要中了状元,便可高枕无忧,不愁吃不愁穿,可以有物质上的直接保证,状元当然不是那么好当地,在考取状元前,每个人的家庭地位可谓是层次分明,有高有低。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骆成骧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穷苦人家的逆袭之路。

当时的中国

科举制创立后,一直沿用到了光绪帝时期,在那个年代,光绪帝经历了人生的波折,在他继位时年龄较小,慈禧太后一直掌控着大权,直到光绪帝与皇后结婚后,慈禧太后依然给光绪帝处处使绊,让光绪帝很是苦恼。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认识到了中国的地位危在旦夕,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正在受损害,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光绪帝派李鸿章迎战。最后,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光绪帝不服气,要继续迎战,却被慈禧太后频频阻拦,这让光绪帝感到郁闷,却无计可施。

后来,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慈禧太后在中国的进步上没有帮到什么忙,戊戌变法运动也以失败告终,那时的清政府摇摇欲坠。光绪帝有想法,有能力,在慈禧太后的打压下,也变得毫无头绪了。

朴素的“穷状元”

骆成骧出生于四川,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七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只剩下骆成骧和父亲相依为命,那时骆成骧和父亲的生活是饥一顿饱一顿,没有任何生活保障可言,骆成骧的父亲不会整理家务。那天,正好碰到骆氏夫妇来到四川做生意,骆成骧的亲生父亲便想把骆成骧卖给骆氏夫妇,骆氏夫妇当时在四川赚了些钱,便把骆成骧买了下来,就这样骆成骧成了骆氏夫妇的儿子。

骆成骧的养父是大户人家,对于读书育人很是重视,就这样骆成骧在他们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也是他学习之路的开始。骆成骧一生清廉朴实,为人光明磊落,不求俸禄高,职位大,有“穷状元”之称。骆成骧的那句名言“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勉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骆成骧在公元1893年选择参加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科举考试,以骆成骧的实力,乡试不在话下,他沉着冷静地应对下,乡试顺利过关。在骆成骧的年代,实行的是科举制,要经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经历这四次考试才能有机会考取状元,接着骆成骧开始攻会试。

但在他第一次会试考试中,没能成功晋级,但在当时,能从乡试中脱颖而出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骆成骧考完试后,没有因为没通过会试而沮丧放弃,他反思自己问题,依然刻苦踏实地学习,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在骆成骧的第二次会试考试中,一举拿下进士称号,这也是他努力勤奋的结果。

状元及第

骆成骧通过了会试后,迎来了殿试,在殿试考试中,根据时局变迁,已经将试题转变为对于当时清朝社会的问题和当下时局情况的问题和自己的理解,并就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解决办法,列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骆成骧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状元,考取状元后,骆成骧按照惯例到每个当时的大学进行宣讲和演说,所有学生都对他崇拜不已,又正值中国当时处于特殊时期,中国的危亡就要靠像骆成骧这样的人来为国家出谋划策,骆成骧果然不负众望,在中国的特殊时期为皇帝出谋划策,挽救民族危亡,这样的好官、清官,在当时实在很是罕见。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是骆成骧试卷中最后的八个字,这八个字,揭露了当时皇帝有名无权的惨痛处境,骆成骧这八个字,表明自己效忠皇帝的决心,也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同情,虽然只有简单的八个字,但是每个字的分量重千斤。

在殿试考试后,是皇帝亲自审阅试卷,当时在接手骆成骧的试卷时,皇帝也只是觉得只是所有考试的学生中,情感较为真挚,内容较为丰富的一份试卷,直到看到这八个字,皇帝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冲击了一下,当即拍定骆成骧是今年的状元。

因为在当时,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考试比比皆是,每个人准备的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真正能够从皇帝的角度出发,体谅皇帝的,只有骆成骧一个。就这样,八个字,状元便敲定了。

骆成骧成功后,没有对着仕途之路钻牛角尖,他的儿子从德国留学回来,和他探讨强国之路,让骆成骧对体育运动上了心,要想强国,就要强体,于是骆成骧建立了武术会。所有人都推荐他来当这个会长,在骆成骧的带领下,武术会馆越办越好,骆成骧只要有了俸禄就会把它投入到武术会馆中,这样的大公无私只为了强国、富国。有的人只知道骆成骧是武术会馆的会长,却不知道,他是当时考试的状元。

清官骆成骧穷得饭都吃不起

皇帝因为八个字选定的状元没有让他失望,在骆成骧知道自己中了状元后,并没有炫耀,大肆庆祝,而是仔细思考自己该如何为国家效力。在骆成骧当上状元后,百姓要为他建造状元府,被骆成骧委婉地拒绝了,这就可以看出他为人朴实善良。

我们都知道,骆成骧成功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状元,他的好友陈宧得知这个消息后,给骆成骧留下了四千元,作为建立学生军的费用,其实也是为了给骆成骧补贴家用。但是骆成骧没有丝毫犹豫,把钱全部捐了出去,他自己的家里却冷锅冷灶,甚至有时上顿吃得饱,下顿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样的清官让我们看出——皇帝的选择果然没错。

在骆成骧中状元后,每天精心处理国家之事,从不贪图任何钱财,名利,只是一心一意地为国效力,为皇帝出谋划策。他一生朴实真诚,不贪,不受贿赂,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虽然是当了官,但是从不吃大鱼大肉,甚至只吃青菜,为百姓谋福利是骆成骧最喜欢做的事情,在当官的那些日子里,从来不为自己想,甚至到去世,也没有留下任何财产,这可能就是大公无私最好的表现吧。

我们也会有成功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不骄傲,不炫耀,踏实做事;我们当然更会有失败的时候,在失败的时候,不气馁,不放弃,继续前行,才是人生路上最朴实无华的收获。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仅仅八个字,却道尽了当时光绪帝的心声,他需要这样的人来辅佐他的大业,皇帝担忧的,是臣等需要解决的,要等到皇帝来解决,臣罪该万死,这样忠心耿耿的骆成骧,怎能不让皇帝青睐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骆成骧是四川人,他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学习十分刻苦用功,后来骆成骧在四川的乡试中成了举人,后来到北京参加考试,第一年的时候不幸落榜,在北京教书,第二年骆成骧就中了进士,参加殿试的时候,因为考卷中,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字得到了光绪的赏识,钦定为头名状元骆成骧的一生清廉自守,为人也是十分的坦荡光明,就算做了状元之后还是不求高官俸禄,每日用餐的时候只有两个菜,十分清淡,让前来拜访他的官员吃惊不已,骆成骧考中状元之后有人建议他在老家修一座状元府,也被他拒绝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