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开展兴趣小组的意义

如题所述

摘要:学生是现代教育的主体,其发展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关乎着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作为施教者应通过这种手段和形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使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在学校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学生其他各方面特长的发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全面综合性人才。通过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其远大的理想。
  关键词: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特长;理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49-01
  
  学生时祖国的未来,他们在学校的发展决定了其步入社会的活动轨迹,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作为现代教育的施教者,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对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是现代教育的主旨所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学校在关注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特长的发挥。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培养其特长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无非就是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学校开展的各种兴趣小组就是对学生特长的发挥的一种具体实践手段。通过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不仅从小的活动形式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知识和动手能力,更有甚者,通过这种活动的参与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一次次的兴趣实践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也不断地得到了提高,从而树立了他们远大的理想,增强了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对祖国未来建设的决心。
  一、 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
  信,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学校开展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发展特点而定。因为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其智力以及想象力的发挥正处于活跃期,学校应视具体情况来设定所开的兴趣活动课。如在课间活动期间,开展舞蹈、唱歌、诗歌朗诵等,这是学校组织起来最容易也最简单且符合学生实际的兴趣活动。各种兴趣活动都是通过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和气氛中或得到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活动,如唱歌,在歌唱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和节奏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歌唱的信心和勇气。由此,从课间兴趣小组活动中感受到未来音乐家的那种成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了成为音乐家的理想。还有如学生通过舞蹈和体操等兴趣活动,可以使肢体的协调性得到锻炼,也使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运动的意义和乐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肢体美和动作美,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了鼓励作用。在这些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动作美和肢体美充分展示在了观众的面前,对于追求学习的学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其未来更进一步地学习,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活动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发挥了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树立起成就事业的远大理想。
  二、 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
  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活动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实践,同时也是学习主体的实践对象。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从中悟出了一定的规律。创造性的兴趣活动给予了学生创造的源泉,也提高了其创造能力。如通过参加艺术表演,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当前表演的一些技能,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此动作或技能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去联想到另一相似或更好的表演动作,从而使其表演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在这一活动中,参与者的表演特长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同时也培养了其创造力。例如,书法活动是一种精神化的典型的校园艺术活动,学生在学校参加的校园书法活动,即是自我特长的展示和集创造性于一体的兴趣活动。对于书写者自身来讲,其书法特长不仅被发掘了出来,而且通过书法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书法的热爱。结合各种字体,书法者创造了适合于自己的书法形式,体现了其对书法的重新认识。可见,学校组织的书法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也培养了其创造性。这也是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的又一益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一、本兴趣班活动情况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本兴趣班共开展了16次教学活动。

  二、本兴趣班的组织与教学进展情况

  电脑应用分支广泛,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的区电脑作品制作竞赛作好准备,本兴趣班学员分为电脑绘画、打字和word、因特网三个小组。三个小组的学习钻研方向各有不同。

  三、经验总结

  经过本学期的兴趣班活动,本人总结出下列经验:

  1、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学问的内在驱动力。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本兴趣班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因特网的强大威力,我们使用的教程、学习的案例以及问题解答全部来源于因特网,学生们也掌握了通过因特网查找所需信息的技巧并已习惯于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但是,因特网上的信息纷杂无序,加上初中学生好玩并且自我控制力较差,这也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

  2、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不熄。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的兴趣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活动的学习目标并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实践,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或发现某项事实时,必然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并增添一份喜悦之情,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3、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但是,个性化教育实践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兴趣班的活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学生的自制力问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学生在上机实践时,总有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其二,学生视野不开阔,这主要表现在不善于选题,选题之后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

  因此,对于今后的兴趣班活动,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兴趣班活动质量:

  1、加强管理。通过从技术上和管理制度上约束学生的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行为,对不服从管教并且屡教不改的成员进行惩罚直至劝退,适当地缩小班级规模。

  2、开展优秀作品欣赏活动,通过开展省级国家级优秀作品欣赏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并提高见识。

  3、与美术老师配合工作。在适当的时候请美术教师讲授有关色彩搭配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觉,提高美术功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