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五好少年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五好指:

(一)、文明礼貌好。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骂人,不说谎话。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拾金不昧,不贪图小便宜。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弃物。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不践踏草坪,不攀树折花。

(二)、交通行为好。遵守交通法规,上学放学途中靠右行走,不追逐,不走机动车道,不闯红灯,不跨越隔离栏。

(三)、遵纪守法好。课间参加有益活动,不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慎交朋友,放学按时回家,不涉足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活动和场所。不做危险的事,不吸烟,不参与赌博。

(四)、学习习惯好。遵守作息时间,认真预习,作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学会总结归纳,及时复习,做到日清月结;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

(五)、勤俭节约好。生活节俭,不攀比,不乱花钱,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会料理个人生活,衣着整洁,朴素大方。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在学生提名推荐的基础上投票产生,最后学校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并将评选出的五好少年照相在学校橱窗中进行展出。此项活动激励了全体学生奋发进取,学优秀赶先进的的决心。

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三好学生解释

在“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中,“三好”被重新提出。1982年5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规定还着重提高了三好学生的相关待遇,比如对于连续几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在升学和分配上都给予优先选择的机会。

当时的一篇新闻报道,记录了1982年习仲勋、胡乔木、薄一波在中南海怀仁堂与全国三好学生代表座谈时的情形。胡乔木勉励大家说,你们现在是三好学生,还要下决心一辈子做三好学生。他还给大家念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说明为了革命的信仰要永远准备承担风险,作出牺牲。

徐刚读书时,“学习好”跃升为三好的一项硬指标。小学最明显,只要成绩好,即使体育不及格,班主任都会到任课老师那打招呼,初中以后讲点民主,不过基本上是班委诸人分享了这些三好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2
五好指(一)、文明礼貌好。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骂人,不说谎话。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拾金不昧,不贪图小便宜。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弃物。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不践踏草坪,不攀树折花。
(二)、交通行为好。遵守交通法规,上学放学途中靠右行走,不追逐,不走机动车道,不闯红灯,不跨越隔离栏。
(三)、遵纪守法好。课间参加有益活动,不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慎交朋友,放学按时回家,不涉足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活动和场所。不做危险的事,不吸烟,不参与赌博。
(四)、学习习惯好。遵守作息时间,认真预习,作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学会总结归纳,及时复习,做到日清月结;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
(五)、勤俭节约好。生活节俭,不攀比,不乱花钱,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会料理个人生活,衣着整洁,朴素大方。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在学生提名推荐的基础上投票产生,最后学校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并将评选出的五好少年照相在学校橱窗中进行展出。此项活动激励了全体学生奋发进取,学优秀赶先进的的决心。
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形容一个人的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