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是怎么逃出云南的、小凤仙最后又怎么了、

如题所述

1915年末,蔡锷称和小凤仙游玩并趁机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次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
  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书写挽联:“谁识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蔡锷的离世带给小凤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那以后,小凤仙不知所踪。
  小凤仙在沈阳最后的爱与哀愁
  1949年,她隐居沈阳。成为4个孩子的继母。1954年,她在沈阳离世。
  1998年,孩子们才知道,继母“张洗非”原来就是小凤仙。
  在沈阳的大东区和皇姑区两地,找到了陪伴过小凤仙度过最后岁月的三位老人———李有才夫妇和李桂兰。
  小凤仙是李有才和李桂兰的继母,李桂兰和小凤仙共同生活了5年。三位年龄加起来已有200多岁的老人回忆着尘封了50多年的往事……
   李桂兰认为,小凤仙嫁给自己父亲的原因是,“早在建国前,我父亲李振海就是大帅府的工作人员,小凤仙总去看望赵四小姐,我父亲完全有可能那时候就认识了小凤仙。两个人有个最大的共同爱好,就是特别爱听评书。”
  1949年,丧妻的李振海娶回了小凤仙。刚进门的小凤仙立刻成了4个孩子的母亲。
  这个新过门的母亲与周围的女人有着那么多的不同,“吃穿坐行就透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李桂兰的哥哥李有才回忆说。那时候李有才20多岁,“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很少回家,和继母接触最多的就是妹妹李桂兰。”
  “爱美,整洁,不爱干活。”是李桂兰总结小凤仙的最大特点,“刚建国的时候,大家都穿得很土气,可是她特别爱穿旗袍,而且在旗袍一侧别着一个小手帕。”
  看着与众不同的继母,李桂兰忍不住好奇:“你为什么要把手帕别在旗袍旁边呢?”对于类似的问题,小凤仙只是浅浅一笑,从不作答。
  可是,总有小凤仙欲言又止的答案。“继母特别喜欢一张照片,她总是拿出那张照片静静地看,看照片时也从不忌讳我们,那是她和一个年轻将军的照片。”70多岁的李桂兰回忆,“照片里的男人很英武,肩上有着很大的章,衣服上还有很多金黄色的穗。我就问她,‘这是谁啊’,她还是淡淡地一笑回答,‘这是一个朋友’。”
  李桂兰家里的生活来源完全靠父亲在支撑,生活困难可想而知,即使这样,小凤仙依然过着悠然的生活。
  “她干得最多的活就是洗自己的衣服,从来不做饭,但是生活却很有规律,每天早晨自己出去遛弯的时候,都会在外面吃过早饭。”对于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继母,李桂兰从不敢心生埋怨,“因为无论从哪看,她都是一个不一般的人。”
  小凤仙和梅兰芳见面,证实了李桂兰的猜测。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下榻于当时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招待所。小凤仙和梅兰芳联系之后,得以见面。
   “第一次还是我带继母去的,因为那时我在政府工作,可惜第一次没有见到梅先生。第二次,继母带着妹妹李桂兰去看望梅先生。即使那次,我们也还不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不过看到梅先生对她的客气,隐约猜到,继母决不是普通人。”李有才回忆说。
  那次见面后,梅兰芳托人解决小凤仙的工作问题,小凤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儿园里工作。
  1954年春,小凤仙患上类似于老年痴呆和脑血栓的病症。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陪伴小凤仙的是李有才的妻子佟桂英。
  在小凤仙患病之前,佟桂英就已嫁进李家。“婆婆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也是一个要求进步的人,那时候,无论街道组织什么活动,婆婆都积极参加,有时候还拉着二胡唱上一段,宣传党的政策。”
  佟桂英同样看过小凤仙的那些照片,而得到的答案始终只是:“婆婆淡淡地一笑。”
  患病后的小凤仙,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谁也不能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邋遢女人和那个倾国倾城的小凤仙联系起来。想来,短暂清醒之间的小凤仙是无比痛苦的。
  对于小凤仙准确的死亡日期,李桂兰的回忆是,“应该是在1954年的3月份,不过,那时候我正好怀孕,所以没有去参加她的葬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7
云南都督蔡锷,是个反对帝制、力主共和的将军,住在北京。袁世凯为了防止蔡锷回云南起兵,派人暗中监视。最新的研究发现,蔡锷将军到云南后,曾委托可靠的朋友带给小凤仙一笔钱,以示不忘昔日之意。然而这位朋友怕因此坏了共和将军的声誉,竟负所托。蔡将军知道后感愧难平,小凤仙更是孤寂余生。好在袁世凯并没有把小凤仙这位义女怎么样,也许是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也许是小凤仙已经身处风尘,不知更加何难于之,也许是不愿因为惩治一个青楼女子,坏了大总统的形象,总之,据史学家考证,蔡锷走后,小凤仙还是操持旧业,后来形迹不详,有说嫁给了东北军的军官,但最后确证的是小凤仙更名张洗非,嫁给了普通人李振海。据李振海的子女回忆,他们的这位继母吃穿讲究,平日里除了洗衣服,也不大操持家务,早晨还吊吊嗓子,除此之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完全是平淡的生活。小凤仙无疑是不幸的,但一辈子当中,竟在推翻帝制再造共和风云大潮里写下了第一章,后日的轰轰烈烈才由此展开,也该满足了吧?如果说遗憾,可能是没再见蔡锷将军一面...蔡锷故意与名妓小凤仙来往密切,寄情声色,袁慢慢放松了警惕。最后,蔡在她帮助下逃出北京,起兵反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7
据哈汉章(袁世凯的亲信,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说,蔡锷离京,大体过程如下:1915 年11 月10 日,为我祖母寿辰,宴客于北京钱粮胡同聚寿堂,蔡松坡同学往还素密,是日早就来到,对我说: 今日大雪,可在此打长夜之牌。我知道松坡有用意,即托刘成禺代为召集。当日,蔡锷与刘成禺、张绍曾、丁槐四人“聚博终夜”。次日7 时,蔡松坡由我家马号侧门出,直入新华门,门卫很诧异,以为受袁世凯召见,未加阻拦。尾随而来的侦探到了新华门,也即散去。蔡松坡抵总统办事处,工作人员说,将军,您来早了。蔡锷说,我表快了两小时。随以电话告小凤仙,午后十二点半到某处同吃饭,故示闲暇。随后秘密由政事堂出西苑门,乘坐三等车赴天津。蔡松坡走后,我受嫌疑最重,从此宅门以外,就有不少巡逻监视的侦探。小凤仙因有邀饭之举,侦探盘问了很久,不得要领。所以才有了小凤仙坐骡车赴丰台,车内掩藏蔡松坡的传闻。
至于小凤仙,据说建国前,小凤仙曾经嫁给了一个名叫王玉魁的东北军的师长当四姨太,并一起来到沈阳,后来王玉魁因为贩卖鸦片入狱,后来便死了。之后,小凤仙走出王家流落民间。根据零星的报道,小凤仙晚年改名张洗非,改嫁给锅炉工人李振海。1954年,小凤仙在患小脑萎缩一年后,在沈阳北郊去世,时年54岁。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从前的风尘侠女,最终以平凡妇人深居寻常巷陌,直至香消玉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