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

如题所述

(一)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原则,逐步增强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党建带团建”是新时期加强团组织建设的政治保障;以党建带团建,以活动促团建,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1、“党建带团建”,充分体现以“带”促“建”
团组织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团的主题活动要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积极争取党组织的全力支持,基层党支部在制订工作管理目标中,应把加强团建工作作为重要目标来设置,在制订半年、全年工作计划时,对团的工作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2、党建带团建,充分完善团的各项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应不断制定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意见的配套文件,从组织上规范共青团工作,确保共青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在团的换届选举、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团干部的培训和推优工作、团员活动、组织生活、社会实践、社团管理等方面,都要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3、党建带团建,充分引导教育青年
党组织应经常给广大团员和团干部上团课、作报告,参与团组织独立开展有益于团员和青年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利用多种机会了解掌握团的工作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脉搏,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二)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组织建设
1、建设学习型团组织
根据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密切关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动向,关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新浪潮,与时俱进,开展全团学习活动。科学确定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努力使广大团员青年的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新要求。组织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团员青年学习历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全面提高共青团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习团务知识,提高团员的团员意识与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团干部的学习表率作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建设服务型团组织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的基础,是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紧紧围绕青年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多为青年办实事、办好事,在服务青年中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用青年的语言、青年的方式去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特别要关注团员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与辅导工作。努力保证和拓展团员青年与团组织沟通渠道的畅通,建立起信息调研、反馈的长效机制。
3、建设创新型团组织
在新时期,随着共青团所处的环境和团员队伍发生变化,“团员管理难、干部选配难、素质提高难、支部发展难”等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影响到团的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团组织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传统的思维方法、组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这就有必要引进创新机制,不断调整和更新工作观念,努力把共青团组织创建为创新型组织,这也是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组织的内在需求。将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创新型组织,就要不断创新共青团工作思路、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工作方式,使共青团组织能够切实完成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做出新贡献的历史要求。
4、建设服务型团组织
团组织要抓好工作的载体,提高服务水平,在较高层次上服务团员青年、服务企业的发展。走到青年中去,了解青年的需求,解决青年的困难,鼓励青年献计献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展示舞台,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团员青年各方面素质;强化对团干部的培训、考核与监督;教育引导团干部认清自身特点,发扬务实、肯干的优良作风,提升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的境界;在服务内容上尊重青年的选择,在服务过程中关注青年的感受,在服务效果上注重青年的评价,从整体上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
1、积极做好团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把实行民主选举作为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保持支部持久活力、整顿松散瘫痪团支部的重要举措。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把入口关;抓好管理使用工作,要让团干部享受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待遇,不轻视团干部,积极给团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使团干部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对表现突出的团干部大胆地提拔使用;高度重视团干部培养教育工作,选取团的后备干部,进行动态管理,对其中表现突出的尽早安排使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团干部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加强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我们党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原则,更加注重了党的干部在“德、能、勤、清、廉”各个方面的表现,其中“德”放在首位。团干部要特别注意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正确看待名与利、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时刻把党和青年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自已。
(2)加强团干部廉洁自律
作为基层团干部要经得住政治、事业、名利和生活的考验,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修养,切实做到廉洁从业、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努力做广大团员和青年的表率。
(3)工作中不可流于形式
工作中应避免做表面文章、光说不做、流于形式,应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4)工作中的官僚主义
团干部在对待团员青年时,应具有服务意识,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实际,了解实情,不应高高在上、漠视群众、敷衍塞责。
(四)适应青年特点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活动阵地固定化
1、适应青年特点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共青团要切实承担起“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在新媒体环境下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举措,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加强共青团宣传工作强度和力度,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
(1)整合共青团工作资源,打造工作新平台,加强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
在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的宣传工作必须转换原有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走进青年、融入网络社会。采用无线多媒体传播技术通过移动通信手段搭建信息传播平台,以手机、网络等为媒介,通过手机报、网上新闻等形式按时定期发送,加强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及时性和大众性,并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提供全面的在线服务,形成一个青年广泛参与的组织活动阵地,扩大共青团教育引导力度。
(2)有效吸引凝聚青少年,沟通“零距离”,提高共青团服务职能
网络等新媒体为团组织凝聚青年提供了很好的媒介和载体。飞信、微信、微博、网络即时通讯、社交网站等新媒体以便捷、高速、生动、灵活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年群体的青睐,几乎完全取代传统的书信等交流方式,成为青年人情感宣泄、思想交流、文化互鉴的重要场所。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公平性、虚拟性使得青年的许多需求通过网络寻求满足。引导和帮助青年健康发展是各级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运用好这一平台,通过建立青年网站、开通微博、创建qq群等方式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实现对网络青年、虚拟组织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对其进行有效引导;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开展深度汇谈和调研,就青年工作和青年问题展开讨论,增进与广大青年的沟通,摸清青年思想脉搏,达到服务青年、沟通“零距离”的目的。
(3)努力提高团青工作者的能力与素质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团青工作者只有掌握各种新媒体应用以及信息社会的学习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传播信息的鉴别、研判能力,提升对信息的吸纳能力和使用能力,及时发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得失,为科学决策提供丰富详实的资讯。
2、活动阵地固定化
团的阵地建设是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巩固团的阵地建设,使之成为团结联系团员青年的有形依托。
(1)在广大团员中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定期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建立团员活动室
(3)制作团组织专栏
在团员活动室制作共青团组织建设活动专栏和团务公开专栏。
(4)建立“三册一卡”
在制作活动专栏、完善各种制度的基础上,要建立“三册一卡”,即:团组织工作手册、团员考核手册、典型培育手册和流动团员登记卡。
(5)完善档案资料
及时收集、完善文件材料和活动资料。档案资料主要从公文材料类、工作活动类、组织情况类和图片音像类等几个方面收集。
团组织是党的后备军和助手,是党联系青年人的纽带,是指导青年思想的战斗堡垒。作为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团的建设,是共青团的重大政治责任。团组织应全面推进团的各项建设,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