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描写的是哪一次战争?

如题所述

《西线无战事》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马恩河战役前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

经过训练后,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被派往西线参战。然而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地球变得阴森恐怖,许多人号哭着,挣扎着,呼唤着,想从死亡的威胁里解脱出来,却只能无力地倒下。

主人公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去。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讲述的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

经过训练后,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被派往西线参战。然而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地球变得阴森恐怖,许多人号哭着,挣扎着,呼唤着,想从死亡的威胁里解脱出来,却只能无力地倒下。

主人公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去。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扩展资料

角色信息:

(1)保尔,青年学生,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军。

(2)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保尔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

(3)弗兰兹·凯姆利希,青年学生,保尔同学,与保尔一同参军,和保尔分在同一个部队里,一次战斗中,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4)康托莱克,老年教师,一批青年学生在他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西线无战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12

《西线无战事》描写的战争是马恩河会战。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发生于1918年7月15日至8月6日的战役,是西方战线中德军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击的战役。因为由法国军队领导的联盟军队反击,制服了德军,而德军遭受严重的伤亡。

扩展资料:

在《西线无战事》中,导演以卓越的摄影技巧、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拍得十分逼真,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

《西线无战事》是最早采用混合录音的有声片,导演迈尔斯通很善于运用声音,他将对话、配乐及音响效果巧妙地剪辑于单声带上,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镜头,如保尔临死时一只手的抽动、垂落的特写镜头也拍得寓意隽永,被誉为经典之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影片既具备了无声片的动感,又拥有了有声片丰富的表现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线无战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22

《西线无战事》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马恩河战役前后。

20世纪初,世界各帝国列强无一不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一战也成为20世纪2、30年代欧洲叙事文学的中心主题。

这场战争不仅伤亡巨大,同时也给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和心理带来了空前的冲击。《西线无战事》就是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以一战中西面战线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1928年发表在《福斯报》,翌年单行本出版,共分十二章。

《西线无战事》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同学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是英、法、比三国军队对德作战的主战场之一。1914年8月2日,德军占领卢森堡。8月4日,入侵比利时。8月21~24日,在沙勒罗瓦和蒙斯战役中,德军打败英法军队,法军全线败退。9月5~10日,法、德两军进行马恩河大战,双方投入兵力150余万人,德军战败。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1916年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受了重伤,战争结束10年后,他发表了描述德国普通一兵战争经历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一年后其英文版本问世。

《西线无战事》的情节就是描述士兵在战壕中刻板的日常生活,他们似乎没有过去,也不会有将来。该书出版后立即在国际上获得声誉,1930年根据它拍成的美国电影也同样获得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线无战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