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K-B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及影晌因素。

如题所述

1、K-B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
K-B纸片扩散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 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一种浓度梯度。在药物扩散的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测试菌不能生长,而抑菌浓度范围外的菌株则继续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抗菌药物抑菌圈的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的扩散速率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2、K-B纸片琼脂扩散法影响因素:

①培养基的种类
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所用的培养基种类较多,WHO要求统一使用Mueller Hinton (M-H) 琼脂作为K-B纸片法药敏试验的常规用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含有的低量胸腺嘧啶或胸腺嘧啶核苷是与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竞争的物质,若过量可能会逆转磺胺类和甲氧苄啶的抑菌效应,使得抑菌圈变小变模糊,甚至消失。
②K-B纸片的药量和pH值
用半饱和法制作的药敏纸片含药量一般为10μg,饱和法药敏纸片含药量为20μg。药敏纸片的pH值一般要求为中性,这样适合药物的活度。
③K-B纸片的保存及片间差
药敏纸片的质量是做好药敏试验的关键。 有的药敏纸片刚购买来抑菌圈就偏大或偏小,纸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片间差。因此,药敏纸片在用前必须检验其片间差和准确度, 只有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同时,药敏纸片应注意保存,常规用量之外的药敏纸片最好放于-20℃保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7
K-B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影响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有:1培养基的质量,如pH、深度、硬度和表面湿度等。对每批商品化或自配MH琼脂必须用标准质控菌株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2药敏纸片的质量,含药量和保存方式;3接种菌量正确与否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取决于麦氏比浊标准的配制,正确使用和保存;4试验操作质量;5孵育条件,温度和时间;6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7质控标准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是否合格,有无变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