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中,《伶伦定音律》和《文祖仓颉》这两个历史故事讲述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伶伦定音律》:

黄帝勤政爱民,命令乐师伶伦制定音律。伶伦将竹子厚薄均匀的部分做成竹管,开始,吹出来的音调没有阴阳之分,根本不成音律。人们讽刺他说:“你吹的那竹管,不听则罢,-听把野兽都吓跑了。"有一次,黄帝正在练习骑马,刚跨上马背,忽然传来伶伦吹竹管的怪声,黄帝的马听到这种怪声,吓得四蹄腾空,把黄帝从马背上摔下来。

伶伦吓得不知所措,黄帝却对伶伦说:“你的小竹管能把我的马吓惊,可见很不简单,将来一定能吹出好听的音律来。 ”伶伦听后大受鼓舞,后来他模仿鸟的叫声吹竹管,时而激情昂扬,时而柔和悠长,最后终于创制出十二音律。

《文祖仓颉》:

在仓颉造字前,人们只会结绳记事。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颉在家编筐。不一会儿,一位好友跑来叫他一同上山除虎,仓颉欣然前往。临行前,他在西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外出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仓颉的母亲归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伤心得晕了过去。傍晚,仓颉打猎归来,发现母亲由于过度惊吓,已经奄奄一息,不久便去世了。仓颉既后悔又难过。

从此,他便骑着驴骡,到各地体察风土人情,记录方言土语,立志要造出字来。这天,他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见几个老人为走哪条路而争辩。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又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方向的。仓颉心中猛然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那个事物呢?从此,仓颉开始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造出了中国第一代文字:象形文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6
《伶伦定音律》讲述的是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叫,利用竹管定十二律,而且定出五音的故事。而《文祖仓颉》讲述的是仓颉造字的故事。
第2个回答  2022-03-16
在我国古代历史这两个故事讲述的都是不同的历史典故,仓颉造字是非常知名的故事。音律讲述的是音乐的历史。
第3个回答  2022-03-16
前一个讲的是伶伦根据凤凰的叫声以及主管的12种声音定音律,后者则是讲了仓颉造字的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