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学修养

如题所述

,多读,多感,多写。博览群书,我手写我心 [首先,文学作品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但是看书不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唯一途径。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对世界的感悟的结晶,必须增进对自然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接触外部世界的作家能写出什么作品;同时,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只看书的人对世界的感悟有多高,所以我们必须增进对自然、社会的了解。]1,提高文学修养不是看几本书能够解决的,需要长期积累。最好专门学习一下,比如中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等。[5.20补注:学习时应当结合相关文学作品,比如学习“英国戏剧”时可以看看莎士比亚的剧作。]2,当然,大量的阅读是少不了的,阅读方向主要为已有定评的名著(流行的文字可以看一看,了解动向,但以名著为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已有定评的书籍的可靠性比较高,但也要注意偏见的问题。]3,还有就是自己动手,写写文章,多向有文采的人请教。[也许这是最重要的,看别人的文字和自己下笔,毕竟是不同的。]4,开个书单:(A)中国:a.古代: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不必全看,可看选本,如:余冠英《诗经选译》,李山《楚辞选译》)。孟子,史记等先秦汉代散文(均有选译本)。唐诗,宋词,元曲(可以看一些选本,如《唐诗三百首》等,注意:有些篇目选得不是很好;另:宋诗亦有特色,可看钱钟书《宋诗选注》)。四大名著。[可以看看评注版本,了解他人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进自己对文章分析的能力。]b.现代:鲁迅的杂文,小说。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散文。新诗。(B)外国:a.西方:拜伦,济慈,雪莱,普希金,歌德,席勒等人诗作。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看看散文选,毕竟大部头的小说不是一会儿可以看完的,而且自己的理解能力也不一定能够看懂,从比较浅近的文章看起,可以了解他国的行文习惯等东西,可以增进对其他文章的理解。]b.东方:印度的史诗,泰戈尔的诗作与散文。日本的《源氏物语》[、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的文字]。阿拉伯的《天方夜谭》等。[c.其他:][拉丁美洲的文学作品,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附 散文阅读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5.品味散文的语言 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没有自己丰厚的知识积累,是不存在的。所以要享受阅读提升素养,以厚积薄发秀出美文。 

在日常中留心生活之美
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日常生活中,是文学的无限沃土。人生是一本耐读的哲理书,用心感受生活,一切能震撼人心的佳作,都得于作者有一双能洞察世故的锐眼和一颗细腻的心。人生的过程中有风有雨,有欢乐也有痛苦,我们既要勇于拼搏,我们又要敢于面对风风雨雨,生活中当你失败了,可是你坚强地战胜了自己,那你就是一本书。 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孝敬老人;母亲的手、脸、头发的变化;喜怒哀乐的变化;做饭洗衣的身影;临出门时的唠唠叨叨… 学校生活中:老师的耐心启迪;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同学之间的相互,社会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公交车上的让座,陌生人的帮助…… 在社会生活中不知不觉提高。

感受自然风光内涵
多少的文客骚人创作了大好河山的壮丽篇章。也写出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是一种顽强的力量;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迪我们要谦虚;当我们看到日出时,我们会想到太阳的拼搏,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时,我们会想到那是一种温暖,那是母亲的爱在温暖着我;当我们看到滴水穿石时,我们会想到水滴的执着;还有山的沉稳;水的追求;天空中的云卷云舒;庭前的花开花落的细腻感情。 这些需要我们调动五种感官来观察生活和自然,五种感官就是通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这是我们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结果。

多读经典名著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文学素养,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文学功底。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我们还应该读其它方面的书籍,包括科学普及类的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当代文学中获奖的优秀文学作品等。 

总之呢,其实写提高文学素养并不难,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打好自己的文学功底,用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细微之处提炼出思想精华,挖掘出生活哲理,一定能提高文学素养。

第2个回答  2023-08-21
提高文学修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实践。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来帮助你提高文学修养。
阅读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基础。通过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学类别,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以及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背景的作品。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尽量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写作是提高文学修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可以从日记、随笔、文章等不同形式入手,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思考和触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尽量用自己独特而生动的方式表达想法和情感。
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注重语言艺术的欣赏与体验。注重作者对词语、句子结构的运用以及形象的描绘,从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表达方式。可以逐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提高对文学魅力的感知能力。
与他人交流讨论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好方法。通过与他人分享阅读体会,互相交流思考和理解,可以获得更多观点和经验。可以参加读书会、文学沙龙等活动,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加入相关的文学讨论群体,与其他热爱文学的人一起交流心得和看法。
要善于思考和思索。阅读和写作不仅仅是机械性的行为,更应该是一个思考和思辨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主动思考作者的用意、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在写作中要注重深入思考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提高文学修养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写作、欣赏和交流。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其中,可以逐渐提升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愿你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享受文学带来的美好体验!
第3个回答  2020-01-16
  不要为了考试去看书啊,那就没意思了。另外高考不会拿红楼、三国这些来考你的。
  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但是要注意也不要专看一类书,这样对开阔眼界帮助不大,要多看不同的文学大家的作品,注意比较,注意细节,不要看过就过了。
  看的时候不要仅仅感受文章传递出的主题思想(大部分人都停留在这个环节),赞叹一声“作者说得真对”就完了,要多思考文中的细节,奇妙之处都在那些精巧的只字片语中了。写景的散文或者散文化的小说,要注意想象和联想,不要直接跳过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我想说,看《红楼梦》就不仅仅是看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还有那华丽丽的古代服饰饮食等种种文化知识、处处都有的伏笔妙笔,用一辈子都研究不完……
  关注完写什么、为什么还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他能深入浅出地或者一针见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普通人就做不到呢?我认为语言极其重要,不可忽视。
  最后就是要多练笔了。有条件的话,多和别人交流你的看书所得,讨论中往往会有新的收获,往往也会给予你新的灵感,也锻炼了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还会增加你看书的兴趣~
  另外,也不要对名著有抵触,或者是害怕的心理。不要被那些教辅的名著简介给消磨了兴趣。我高中的时候就觉得《骆驼祥子》会很无聊很过时,但是上大学以后看了,深深地发现绝非如此。我也听别人说,《红楼梦》第一遍看不以为然,第二遍看有点心得,到后面,那真的是如痴如醉了。好书反复地看,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以上都不是针对考试而言的,因为对付语文考试实在太简单,都是套路,拿本五三,全部做完,总结下做题规律。120是很容易拿的。所以不要以考试来限制自己,那标准实在太低了……
第4个回答  2019-05-08
多读经典名著,多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多思考所读的书与所写的文章,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总之,事事洞明皆学问。要提高文学修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