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如果不加以干预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

如题所述

青春期叛逆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假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会招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立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心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开展还可能向立功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立”心理,即你越是请求他这样,他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惹起教师、父母的恼火。而教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他(她)越发怒斥,就会使他(她)愈加恶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致于将叛逆性格开展至极端,招致人格和行为的不安康。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出走现象、自杀事情无不阐明,假如在这一特定时期引导失当将会发作多么惨痛的结果。 
关于青春期叛逆孩子的心理要加以正确引导,将使他们终身受益,但假如处置不好,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行为生长。对子女的这段“逆反期”应如何停止正确的协助呢?这是每位家长都关怀的问题。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曾经能够生育。由此能够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规范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堆叠。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分歧的年龄范围,普通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生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持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能够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肯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只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作很大的变化。 普通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端,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端。不过,由于个体差别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这一期间,不管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作许多宏大而巧妙的变化。因而,控制和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第2个回答  2019-09-10
我是初中教师,我儿子也叛逆,建议去《家长交流论坛》青春期叛逆板块 还不错,全国排名第一,大家多交流交流,这个时期的孩子确实难教养。里面有不错的方法...
第3个回答  2019-09-10
青春期叛逆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假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会招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立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心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开展还可能向立功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第4个回答  2019-09-10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家长要去理解孩子的需求,要是孩子出现叛逆情况的话,可能会离家出走,还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