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二胡

如题所述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是在宋朝,称二胡为胡琴或南胡。在沈括《梦溪笔谈》称“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是最早关于胡琴的文字记载,根据史书记载,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稽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叫奚琴。


基本构造


1.琴筒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2.琴皮


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一般是莽皮,蛇皮是最低级的二胡琴皮。蛇皮鳞纹细密,纹路排列规则,并富有韧性,但质地较薄。音质易受气候、室温等因素的影响。蟒皮鳞纹粗而平整,色彩对比协调,厚度适宜而有弹性,不易受虫蛀,发育共鸣较好。


3.琴杆


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数量较少)、乌木或红木。一般用乌木较多。乌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


4.琴轴


琴轴共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


5.琴弦


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大多采用金属弦。


6.琴弓


琴弓(俗称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一把好弓首先要长而直;其次,弓毛以白色马尾毛为上品,且弓毛要多而齐,与鱼尾连接处捆扎要牢固;最后要注意弓杆的节应少而小,粗细适中。全长76~85 厘米,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长度2.4尺,用江苇竹(又名幼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系上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马尾夹置于两弦之间,用以摩擦琴弦发音。弓毛多为马尾。


7.千斤


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线绕千斤。


8.琴码


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码、枫木码。木松节码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码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琴码虽小,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


9.琴托


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10.制音垫


琴码的下面,还须在琴弦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毡子做的制音垫,它能解决二胡的“狼音”,消除二胡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制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音量,过薄则不起作用,作成音垫的材料常有白色海绵、呢子、羊绒、棉布、麂皮、绒布等,用的最广泛的是海绵和呢子,效果最好的是天然麂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1
二胡谚语

1、 二胡一条线,笛子打打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匾,三弦当压板,扬琴一溜烟。

2、 糯胡琴、细琵琶、脆笛子、暗扬琴

3、 百日笛,千日箫,二胡拉断腰。

4、 一日不练琴 技艺退千寻

5、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
两天不练,师傅知道
三天不练,观众全知道

6、 千日二胡百日箫,三日琵琶咚咚叫。

7、 千日胡琴百日箫,三日唢呐赚红包.

8、 一天不练,三天白练

9、 学二胡: 头三年,天下无敌; 再三年,寸步难行

10、 会拉一条线,不会拉一大片

二胡歇后语

1、聋子拉二胡——自顾自(吱咕吱)

2、拉二胡-—— 左右开弓

3、.城隍菩萨拉二胡——鬼扯

4、断了弦的二胡——不想(响)

5、东岳庙的二胡——鬼扯

6、麦克风前拉二胡——弦外之音

7、傻小子拉二胡 —— 自顾自(吱咕吱)

8、放下二胡拿笛子——能拉会吹

9、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10、叫花子拉二胡——穷扯(穷快活;穷作乐)

11、拉二胡的练功——耍手腕

12、勒紧裤带拉二胡——穷作乐

13、瞎子拉二胡——练好的本领

14、腰里掖二胡——不惧(锯

15、潮州二胡──自己顾自己
第2个回答  2014-01-12
什么一什么二胡?
第3个回答  2014-01-07
一把二胡
第4个回答  2015-01-02
一(个)二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