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如题所述

一、认识20以内的数

能数出20以内的数,会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能判断20以内数的顺序,能了解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二、20以内数的组成

掌握数位,能判断20以内数的组成,能说明2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比较大小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四、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扩展资料:

7+3=    8+9=    5+5=   6+7=    9+1=   10+10=    11+9=     6+4=

答案:10  、17、10、13、10、20、20、1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加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8

一. 10以内的加、减计算,必须熟记数的组成与分解。这是10以内数加、减计算的算理依据。如:计算2+3=?孩子就想2和3组成5,所以2+3=5。计算9-6=?就想,9可以分成6和3,所以9-6=3。

二. 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必须掌握计算方法。进位加的基本计算法是“凑十法”,它由四个思维过程构成,即:看、分、凑、合。如:计算8+5=?就看大数8差2凑成10,把小数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加3就等于13,所以8+5=13。退位减的基本计算法是以加算减,它是依据加、减法的关系来思考的。如:计算13-8=?就想8加几等于13,因为8加5等于13,所以13-8=5。

资料扩展:

算术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础和最初等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把数和数的性质、数和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累积起来,并加以整理,就形成了最古老的一门数学--算术。在古代全部数学就叫做算术,现代的代数学、数论等最初就是由算术发展起来的。后来,算学、数学的概念出现了,它代替了算术的含义,包括了全部数学,算术就变成了其中的一个分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逆差法口诀:少一得九; 少二得八; 少三得七; 少四得六; 少五得五; 少六得四;少七得三;少八得二;少九得一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例如:14-5被减数个位的 4,不够减数个位的 5减,还差 1,这个差成为逆差。
在学校传统教育中,“8+3=”或“12-7=”之类的一大批简单算式都是分别当作一个算式来看待,在课堂里,老师总是教学生把“8+3=”或“12-7=”之类的一大批简单算式都当作一个算式来“运算”。

1、其实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可以把“8+3=”或“12-7=”之类的一大批算式分别当作一个特殊的“字符”来看待,把这些特殊的“字符”当作一个“字”来“认”,而不是去“算”。也就是教孩子一题一题地“认”算式。可以给孩子们讲,像8+3=,9+5=,12-7=这样的算式以后再遇到了,就把它当作一个特别的字来“认”。

2、例如,8+3=以后就直接“认”作“11”,不再把8+3=当作一个算式去运算。开始,孩子可能不习惯认这些特别的“字”。可以要求孩子在思想上把“8+3=”当作一个特别的“11”字,并且大声读作“11”。同样的,对着“9+5=”大声读“14”,这样大喊十几分钟,孩子自然“认”会了这些算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20以内进位加法
方法一:“凑十法”(强调: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8 + 5=8+2+3=13
方法二:“五五凑十”(当两个加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适用)
6 + 7 =5+5+1+2=13
方法三:“多加减补”
8 + 5 =?
10 + 5 -2 =13
想:把8先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2减掉。这是“多加减补”的方法,这里蕴涵假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用10-2来替换原式中的8,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2,这里蕴涵着替换的思想。

小结: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凑整化简”的思想,在做题时应结合每道题不同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第4个回答  2015-03-09
  1、和孩子一起比赛写阿拉伯数字。

  在数学中,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作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小学生发
  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家长朋友们最头疼的就是小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之类的错误。初中生、高中生也不乏其人,因把算草上的256写成265而丢掉3分5分,家长们、老师们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无可奈何,总是谆谆告诫这些犯这类错误的学生或小孩要慢一点,要细心一点,可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呵斥总是没有结果,有些小学生直到中学这类错误也不见减少多少。我个人认为,学生的这类错误通过口算训练则可以迅速得到改正。通过口算训练可以10倍、
100倍地提高小学生、中学生的口算准确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训练非常简单,就是书写10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小孩子书写速度可以明显提高,最好能达到每秒钟书写2个阿拉伯数字。

  2、教孩子尽快学会认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式。

  在学校传统教育中,“8+3=”或“12-7=”之类的一大批简单算式都是分别当作一个算式来看待,在课堂里,老师总是教学生把“8+3=”或“12-7=”之类的一大批简单算式都当作一个算式来“运算”。其实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可以把“8+3=”或“12-7=”之类的一大批算式分别当作一个特殊的“字符”来看待,把这些特殊的“字符”当作一个“字”来“认”,而不是去“算”。也就是教孩子一题一题地“认”算式。可以给孩子们讲,像8+3=,9+5=,12-7=这样的算式以后再遇到了,就把它当作一个特别的字来“认”,例如,8+3=以后就直接“认”作“11”,不再把8+3=当作一个算式去运算。开始,孩子可能不习惯认这些特别的“字”。可以要求孩子在思想上把“8+3=”当作一个特别的“11”字,并且大声读作“11”。同样的,对着“9+5=”大声读“14”,这样大喊十几分钟,孩子自然“认”会了这些算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