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四大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如题所述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这场改革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3年,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主要实行了“利润分成”制度和经济责任制。1983-1987年,改革的核心是“利改税”。1987-1992年,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
  第二阶段: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改革的重心转变到产权制度上,目标模式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事业制度。
  第三阶段:从1997年十五大开始,又提出伴随着国企的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了十五大关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思想,将国家需要直接近年的行业和领域确定为4个方面,即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重要的骨干企业。在其他行业中,则应逐步退出。
  第四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把国有企业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
  可以看出,国企改革的历程是曲折探索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国企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基本找到了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国企改革历程,希望对您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