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我国流通过程中的商流障碍有哪些?

现行我国流通过程中的商流障碍有哪些?

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相对于商业的概念而言,商品流通的概念有了很大延展,将其由过去的行业的概念上升为产业的概念,并成为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和主导构成部分,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等。

  商品流通包括经营环节和仓库环节两部分内容:
  经营环节
  商品在转让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商品价值随着商品的买卖活动而发生转移,每转移一次就发生一笔购销额,就要进行一次结算。因此,经过一次买卖行为,就形成一道经营环节。经营环节也叫结算环节。
  仓库环节
  商品实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停顿,即商品储存。商品进出仓库一次就是一道仓库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经营环节和仓库环节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商品不经过买卖,就不能实现价值的转移。当商品买卖行为发生后,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交易双方就要办理开票、托收、结算、记账等事务,在完成商品价值转移的同时,商品实体的运动也跟着进行,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连续十多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00年,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的销售额在世界已排到第四位,仅次于美、日、德。而且我国商品流通的业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由传统百货为主的单一业态发展到百货商店、连锁店、折扣店、便利店、大卖场等多种业态,尤其是连锁超市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已经发展了近200年的国外商品流通市场相比尚处于低级阶段
我国的零售企业大多规模小,前几名零售商的零售额占整个零售市场份额的不足20%,在这一点上是很难与国外的大型零售商相比的。虽然,我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商品流通市场,所以规模消费并没有真正形成,商品流通系统的主导权依然是掌握在制造商的手中。再有,我国的零售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率和低利润率并存的情况。我国零售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平均净利润率却不到2%,这是因为我国零售业的管理技术和硬件设备相对落后造成的。应当说,我国零售企业的盈利大都是靠供应商的进场费、广告费、促销费、节庆费在支撑。由于零售企业处于商品物流的中枢地位,对供应商有一定的优势,但靠“榨取”供应商来获取利润,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我国的制造业造成较大的伤害。
  2004年12月11日,我国的零售业正式对外开放,国外的零售商已大批量地在我国展开业务。郎咸平在其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国外的零售商一方面会利用其规模优势和全球化采购平台降低商品成本;另一方面会利用其成熟市场的盈利支持新兴业务区域的战略性亏损,从而与我国的零售商展开竞争。面对国外零售商的严峻挑战,根据国际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国的商品流通商应做好以下几点:
  进行以目标客户为导向的业态优化和服务创新。我国的零售商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循着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符合当前消费者需要的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制造品牌溢价效应。
  以专业化经营的态度,专注于建立满足目标客户核心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与经营的差异化。我国的零售商在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要认真学习吸收外国零售商的先进管理技术,围绕自身目标客户的核心价值,专注于一点深钻下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避免同质化经营和恶性竞争。
  建立易操作的标准和准则,使快速复制与扩张成为可能。我国的零售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规模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规模经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要实现规模经营,连锁复制是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有复制的标准,按照标准复制来提高复制效率,最终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
  提升零售技术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本文已提到相对于国外零售商来说,我国零售商的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而国际商品流通业的发展特点又说明零售技术是零售商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的零售商需要在提高零售技术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提高与外国零售商的竞争能力。
  面对国外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经验的商品零售商,我国要沉着应对。一方面发挥本土化的优势,寻找差异化竞争途径;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在竞争中快速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