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王安石: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如题所述

《北山》 [宋]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这是王安石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与苏轼相会之后所写的一首表达达闲适心情的诗作。

  这一年,苏轼从他被贬谪的黄州迁至汝州,途经金陵,便同王安石相会。这时,王安石正赋闲在家,变法的失败,爱子的夭殇,皇帝的厌憎,因此情绪十分感伤。在他是红极一时的宰相时,颇为清高的苏轼罕登其门,现在苏轼的到访让他极为感动。他亲往迎接,“野服乘驴,谒于舟次”(穿便服骑着驴子,到苏轼停船的住所拜会),二人同游钟山,诗酒唱和,相处甚欢。他们在一起谈诗、诵佛,王安石还破例与苏轼谈及时事,诸如关于用兵西夏等。没有再去过多地纠缠昔日的恩怨。王安石还邀请苏轼也搬到金陵居住,以便两人成为邻居。金陵相会,使苏轼更加了解了安石的为人,后来他逢人就称赞:“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但此时的苏轼还远未看破红尘,他委婉地拒绝了王安石的邀他移居金陵之请。

  不久,赋闲金陵后的王安石写《北山》一首表达闲适心情: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 (1)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 (2)堑:沟渠。 (3) 回塘:弯曲的池塘。 (4) 滟滟: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译文] 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山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静静地细数落花久坐;因慢慢地寻找碧绿的芳草而回家晚了。

  这首诗反映的幽闲意境,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清•康熙时吴之振在和吕留良合选的《宋诗钞》中,说:“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于闲淡之中。”这自是明眼人洞察肺腑的评论。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权力高于一切,伴君如伴虎,王安石在仕途中是倍尝了其中辛酸的。诗的末句自叹并无超众之才,这当然是聊以解嘲的违心之论了。王安石学禅的契机于此可见。

  苏轼的和韵之作更为出名,他表达了同这位政敌兼诗友彻底和解的诚意,体现了这位伟大诗人宽容和仁爱的情怀: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两年后(1086),王安石去世。而早在他去世之前,朝廷旧党就已经复辟,新法全盘被废。此时,苏轼因主张对新法区别对待而与昔日同党——此时重登相位的司马光发生严重冲突。宋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代拟了一份敕书,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兼诗友:“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