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猫与野猫的区别是什么?

野猫是否能被驯服为家猫呢?

野猫不易被驯服为家猫,因为野猫是独居动物,夜行性。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捕猎。吃啮齿动物、昆虫、鸟类和一些小的哺乳动物。下面介绍一下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品种不同

1、家猫

食肉目、猫科、猫属、家猫种。

2、野猫

食肉目、猫科、猫属、野猫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家猫

家猫的雌雄性个体彼此相似。体形小,身长0.3~0.5米。全身毛被密而柔软,有光泽。体色由蓝灰色到棕黄色。家猫的体型瘦削,而肌肉发达,结实强健。锁骨小,发育不全,不与肩带、胸骨相连接。头圆而较大,吻部短,眼睛圆。颈部粗短,四肢较短些,粗壮而沉重。尾长、末端钝圆。

2、野猫

野猫,头体长630-700毫米,颅全长80-106毫米,体重3-8千克。皮毛颜色相当多变,从浅灰黄色到红色,并有很多不规则的黑色或红褐色斑点,颊部有2条小的褐色条纹。体被小的实心斑点,有时融合成条纹。喉部和腹面经常呈浅白到淡灰色。

三、生活习性不同

1、家猫

家猫恋人,家中无人时家猫常外逃。家猫虽属食肉目动物,但由于长期在人们的驯养下,食性逐渐变杂。喜食鱼肉等腥味食物。家猫对蛋白的需要非常高。动物性蛋白通常比植物性蛋白更适宜于家猫的需要。  家猫的食物以动物内脏和鱼、虾及杂粮为主。除了人类的喂食,它们的捕猎范围也相当广泛,主要的猎物包括小型啮齿类动物、鸟类、鱼类、和一些节肢动物。它们有时也会啃食某些植物的叶子,这只是为了协助吐出梳理毛发时吞咽进去的毛球。

2、野猫

野猫是独居动物,主要是夜行性。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捕猎,但有时也在白天活动。独居,有领地性。终年居住在其他哺乳动物挖好的洞穴中。单独在夜间或晨昏活动,白天隐匿于树穴或灌丛中。行动敏捷,善于攀爬,潜行隐蔽接近猎物,突然捕食。领域性也很明显,通常每个个体大约占据3~4平方公里的领地,但当领地内食物不足或者寻找配偶时,也常到领地以外游荡。

主要吃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蜥蜴和蛙等,也食鱼类和昆虫等。苏格兰野猫较多的捕食兔子,亚洲野猫捕捉雉类、沙鸡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5
首先,家猫和流浪猫从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它们是被抛弃的家猫,或者是被抛弃的家猫剩下的后代。
家猫与野猫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栖息环境。家猫和流浪猫整个的栖息环境都在人类的居住地内,不同的是,有的有家可归,有的无家可归而已。当然,有家可归的家猫在食物上有一定的保证,而流浪猫没有。但是,野猫则不同,它们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大陆的野生环境下,比如人迹罕至的草原、森林等地,它们极少进入人类的居住地内。
家猫与野猫的区别二:习性。在人工饲养下,家猫虽然没有被完全的驯化,但是,它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群居性,这一点从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几只来自不同人家的猫能在一起玩耍打闹的原因,尤其是流浪猫,它们经常会聚集到一起,虽然偶尔有争斗,但是大多时候是和平的。
但是野猫就不同了,它与其他野生猫科动物一样(狮子除外)都是典型的独居动物,并且野猫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对于入侵领地的其他野猫,它们是必有一战的。一般情况下,一只野猫的领地范围在3-4平方公里左右,它们对于入侵领地的一切动物都有攻击性。
第2个回答  2013-10-13
家猫性情温顺,易于接近人,且品种较多,可以选其喜欢的品种饲养。而野猫机敏灵活不易捕捉,更不宜驯化。现在驯化的野猫大多是一些流浪猫。真正的野猫不易被人发现,捕捉后也难以驯化。而且,野生动物携带有很多病菌,对人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非专业人士,最好将其放生。
第3个回答  2019-09-29
野猫就是斑猫,也称山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生活于野生环境,而现代家猫则源自古代一部分斑猫,可以说斑猫是家猫的近亲。不过现在我们通常讲的野猫就是流浪猫,离开驯养状态的家猫或被遗弃的家猫。
第4个回答  2013-10-13
家猫90%都是太监野猫120%都不是太监野猫也可以驯服的马戏团连大象老虎狮子都能驯服别提一只小小的小野猫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