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精益生产或丰田生产方式

如题所述

? 一、未来的制造 从制造战略和制造管理的角度看,精益生产方式和精益管理己经成为各国发展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和管理改进的关键。世界级先进的精益制造与管理公司多年的实践说明,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必须从下列几方面展开: 正确理解精益方式的理念、原理、方法与工具,结合国情与企业的实际,利用精益的理念改造企业的文化成为精益的,并从人员招聘、使用、激励和培训多方面使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员工都逐步成为精明强干的人才; 更多地关注学习与采样最新的精益技术、方法与工具; 把六西格玛法应用于企业,并利用六西格玛法跟踪企业精益方式的实施,向顾客提供高质量、"完美无缺"的产品与服务; 改造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精益的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将供应链中多余的水份"挤出、拎干",造就一个能够支持企业精益运行的精益供应链; 利用横向对比获得的信息与数据有效地测度精益企业的业绩; 成功的关键是在学习研究精益企业案例的基础上引入精益管理专家实施精益管理。 二、如何正确理解精益生产? 在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的工程界与企业界曾经掀起过"精益生产热",研究论文与书籍不少。但是,自主的研究、开发与运用很少,大量的是照抄照搬的" 二手货",缺乏对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正确的了解。对实施精益生产的研究与准备不足。由于这个热潮包含了个别研究人员浓厚的想当 然成分的错误导引和实施者急于求成的"实践",造成了今大的后果--我们不得不重新学习、了解、认识和利用JIT 哲理与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与丰田生产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 现在的共识是丰田生产体系将成为替代大量生产方式与单件生产方式、21 世纪的世界制造业的主导生产方式。例如,在MIT 上述著作中作者明确指出:" 我们确信精益生产方式必将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代大量生产方式与残存的单件生产方式,成为21 世纪的全球标准生产体系"。今天产业界已经提出"精益生产 /丰田生产方式是21 世纪的主导生产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世界制造的发展趋势,积极地学习与运用丰田生产方式。 近10 年我国与许多其它国家一样,对精益生产有着的某些偏见和错误的认识。Stuart Cramer 在其著作《管理百年》中指出,过去40 年(从20 世纪60 年代至今)西方汽车生产厂家总是落后(日本汽车厂家)一步,他们追赶的对象是日本的巨人--丰田公司。从理论角度看,精益生产没有任何创新性与革命性。事实上丰田生产体系/系统(或习惯称为精益生产)是建立在准时生产(JIT)、每个员工都对质量负责和价值流三个原则基础上。其本质是隐藏着戴明质量控制的灵魂与思想,即丰田公司采用的是戴明推行的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准时生产主张:基于盲目需求的汽车或其它产品的生产是没有用的,生产必须与市场需求密切联系;一切浪费(损耗)是不好的,必须执行按照订单或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的准时制。在丰田生产体系中每个员工都应该对质量负责,执行生产者自治,一旦发现任何质量缺陷都应该尽快地纠正。在丰田生产体系中己经把新技术与技艺融入生产流程的分析、设计与再造和过程的连续改进中,使企业的知产权与技术优势蕴含在制造过程中。 2、"拉式生产方式"就一定比"推式生产方式"好? 在90 年代曾经流传过"拉式生产方式比推式生产方式好"的看法。诚然,丰田生产方式中一个重大的创建是提出拉式生产方式。但是,这一结论不符合生产实践的结果。约束理论(TOC)的分析说明,无论拉式方式还是推式方式都有自己应用的条件和运用范围,企业的任务是如何根据TOC 的分析结果灵活地确定选取那一种方式,而不是主观地"抬拉式方式压推式方式"。经过对比分析与研究可得出以下应该掌握的三个基本要点: 拉式方式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流的流动方向与物料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其生产计划的产量与实际的产量相同,可以实现零库存或少库存。 推式方式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特征正好与拉式方式相反,信息流运动的方向与物料流的运动方向相同,其计划的产量与实际生产的产量不同。因为,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利用中间库存(WIP)对生产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作站(工作中心)间,特别是与瓶颈工作站之间的耦合交互作用,实现解耦,以消除或缓解耦合作用带来的麻烦。 所以,中国企业学习与实施精益生产的关键是去除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心态,认真地把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适用的新技术和新管理同企业的顾客与资源条件融合,并落实于整个制造流程(过程)中,以形成企业独有、难于被竞争对手学习、模仿与窃取的竞争优势。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分社结合目前企业在精益生产方面所遇到的困惑,特邀资深外企高管杨申仲先生,编写了一本《精益生产实践》,书中汇集了大量可借鉴的企业实际应用管理图表,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采纳和参考性强。实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不可多得的好书,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法宝! 图书类别:生产技术管理 书名:精益生产实践 书号:978-7-111-30489-0 作者:杨申仲主编 出版日期:2010 年7 月 开本:B5 页数:312 页 字数:402 千字 定价:39.00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外资企业高层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对"精益生产"这一管理概念的实践总结。 本书共分十章。从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精益生产的发展、精益企业与精益思想的统一、精益生产运营、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物料采购及供应商管理、精益设备管理、精益安全管理到精益财务(总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地和具体地实操性介绍。 书中汇集了大量可借鉴的企业实际应用管理图表,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采纳和参考性强。 本书可供广大企事业单位各层管理工作者参考、借鉴,对大中专院校管理专业的师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参考价值。 精益生产实践/杨申仲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ISBN 978-7- 111-30489-0 F273-53 策划编辑:沈红责任编辑:沈红 2010 年7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69mm×239mm·19.5 印张·402 千字 0001-3000 册 定价:39.00 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 第二节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计划 第三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第四节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第二章精益生产的发展 第一节单件小批生产 第二节批量生产 第三节精益生产方式 第四节精益生产原则 第三章精益企业生产与精益思想 第一节建立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第二节精益企业管理 第三节培育精益企业 第四节精益本质 第五节营造精益思想 第四章精益生产运营 第一节丰田生产核心解析 第二节生产运营管理 第三节作业工艺表(工程QC 表)与工序检验标准(检查成绩表) 第四节批次管理 第五节初物管理 第六节在制品管理 第七节生产能力展现 第八节生产计划及控制 第五章精益技术管理 第一节技术管理 第二节产品工艺管理 第三节新品开发 第四节技术工作流程 第六章精益品质管理 第一节品质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建立品质评价 第三节品质保证体系 第四节工艺品质管理表 第五节异常处理 第六节抽样检验 第七章精益物料、采购及供应商管理 第一节物料管理 第二节采购管理 第三节供应商管理 第八章精益设备管理 第一节现代设备管理 第二节TPM(设备)管理体系 第三节设备工艺布置 第四节设备状态管理 第五节设备诊断技术 第六节RBI 检验技术的应用 第七节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和控制 第九章精益安全管理 第一节企业安全管理 第二节危险等级划分 第三节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精益安全管理方法 第十章财务(总务)管理 第一节财务(总务)管理制度 第二节年度综合计划预算 第三节财务工作流程及图表 第四节财务支出款项规定 第五节常见九种浪费 第六节岗位职权职责 第七节工作报告要求 参考文献 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更新明显加快;生产成本急剧上涨;客户(市场)要求日益提高;企业(单位)的利润率一降再降,进入了"微利时代"。从经济发展来讲,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中国已进入深度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有三个重要特征:其一,市场经济已从广度转变为深度,企业的生存机遇已明显下降;其二,企业已从单一制造转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或产品系列批量加大迫使企业去寻找新的突破;其三,产品利润空间已经严重萎缩,企业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成本、高工作负荷支撑企业运行力度明显下降。为了抓住当前市场机遇,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并实现企业成长所必须的积累,通过精益生产,逐步建立精益经营管理及思想,使产品生产周期再缩短5%~~10%;产品库存再降低10%~15%;生产效率再提高5%;不合格率再降低 10%等。精益生产与经营其本质就是追求效率和价值体现,即做同样的事情比对手做得更好,使企业不断提高实现市场要求的执行力! 精益生产的关键是:清除浪费、实现管理价值流过程,并降低或清除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拉动生产系统的实施。 本书通过大量生产实践案例,使企业更快地了解和应用国际先进管理方法。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广大企业经营者亟需一部系统讲述精益生产实践的专业管理书籍,以便指导当前工作。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外资企业高层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对"精益生产 "这一管理概念的实践总结。本书取材广泛,并由最新的企业管理资料以及实践应用的图表汇集而成。可供广大生产管理人员、企业领导参考使用;同时对于高等院校管理专业师生、工矿企业开展继续教育,也是一本颇有价值的参考培训教材。 本书第一章、第五章、第六章由杨申仲、徐小力、王亮、杨炜编写;第二章由杨申仲、杨炜、李秀中、王亮编写;第三章由杨申仲、陆泳凯、王枫、朱同裕编写;第四章由杨申仲、杨炜、李庆东、谭根龙编写;第七章由杨申仲、徐小力、王亮、朱同裕编写;第八章、第十章由杨申仲、徐小力、杨炜、陆泳凯、王枫、李庆东、王亮编写;第九章由杨申仲、徐小力、李秀中、杨炜、朱同裕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指正。 更有好书推荐: 图书类别:企业管理 书名:精益生产实践:任何规模企业实施完全宝典 丛书名: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 书号:978-7-111-25218-4 作者:(美)霍布斯著;周海鹏,柴邦衡译 出版日期:2009 年1 月 开本:B5 页数:228 页 字数:242 千字 定价:38.00 元 内容简介: 实施精益生产是制造类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书原作者在多个行业都有丰富的精益生产的实践经验,在书中完整叙述和说明了实施精益生产的策划、运行和维护各方面的细节。 本书内容共3 篇9 章,论述了精益生产的历史和现代应用;如何进行战略业务分析;理解你的产品、工艺和需求;具有连接和平衡工序的生产线布置及工位标识;看板策略;用看板系统管理创新;团队的建立;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的里程碑检查清单;对精益生产线进行管理。 本书可供制造业的企业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精益生产,并可作为精益生产实施的指导用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