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如题所述

作为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有领而不导,统而不御的领导风格,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惜学校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生命,必须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各种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促进学校发展,给每一个教师创造辉煌的舞台;此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使学校具有良好的学风校风和科学文化氛围。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校园尤为重要。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校长具有独特的领导艺术。校长的领导艺术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管理。而管理教师的要务,在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一个教师积极主动地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从而走向成功,创造辉煌。一、 校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校风要树立良好的校风,不但是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更是校长的责任。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作为教师处处应该为学生之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而作为校长更是应为全校师生之表率。所以,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全校师生的榜样,起好模范带头作用。2、在日常生活中廉洁奉公,在全校师生中保持一个正直美好的形象。例如严守学校的财务制度,决不占学校一分钱便宜;不乱报差旅费,不拿任何回扣,更不索贿受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全校师生就会对你刮目相看,更会尊敬佩服,自然你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增加了。二、平等待人,关心教师,凸显校长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校长固然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人物,但绝对不是太上皇,决不能高高在上,处处颐指气使。这样的校长威严足够,但缺少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平等待人,关心教师,和教师打成一片,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1、严以律己,不搞特殊化。如果说一个校长有特权的话,那就是为全校师生服务,关爱学校的每一分子。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目空一切,把学校当作个人产业的人,决不能当一个称职的校长。2、常和教师谈心聊天。作为校长,与教师交流是尊重人格、平等相待、消除隔阂、坦诚相见、增进友谊、达成共识的一剂良方,也是校长心胸豁达、掌握主动的一种境界。校长需要与全体教师有更多更好的交流,已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达成共识和心灵的共振,促进学校人际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3、在生活小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一个校长,应对每个教师的情况了如指掌,随时送去温馨的祝福和诚挚的关爱。在日常工作中,我闲暇时间经常到大办公室与老师们聊天,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力去帮助他们并分享他们的喜悦,尤其是在教职工及家属生病住院,教师思想有波动时都会找他们谈心,让老师们在关键时刻能感受到组织、集体的温暖,无论哪个家中有突发事情都要到达,送上祝福或慰问。这种种人文关怀,能融化人们心中的坚冰,能拉近人与人心灵的距离,更能激发人们潜在的激情与能力。4、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发展的课程学习班和研讨会,并尽可能的满足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进修学习、观摩听课、进行课题研究等。鼓励教师提出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教辅设备和资料的购置要求,并尽最大可能从预算中支持相应的资金来购置。这一举措大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大有裨益。三、校长应不断的鼓励和褒奖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要不断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而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莫过于工作业绩被领导认可,并获得鼓励和褒奖。2、多种方式对教师的优点、业绩加以认可、鼓励和褒奖。会上表扬,向上级汇报,评定优秀教师,建立教师业绩档案等等,都可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3、建立奖励机制。校长应尽可能的从预算中拨出经费,来奖励取得成绩的教师。奖项可根据学校实际来设置,如我校设立岗位奖、特殊贡献奖经济上的奖励,甚至校长的依据表扬、肯定、鼓励的话,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积极性会大为提高,学校工作也就会顺畅而有成效了。一个校长,只有将自己准确定位,并能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心教师;建立奖励机制,时刻不忘认可教师的成绩,并给予鼓励和褒奖,才能极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致力于教育教学,学校工作才能搞好,教育教学才有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