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理想的美术教师

如题所述

近日,自己认真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走进最理想的教育》一书。当我阅读“她”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她”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原想捧起一簇浪花,“她”却给了我整个海洋;原想撷取一枚红叶,“她”却给了我整个枫林;原想亲吻一朵雪花,“她”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这是朱永新教授在《走进最理想的教育》中所阐述的理想的教师。为达到这些要求,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我认为美术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一、高尚的人格素质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道:“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可以这样说:“为人师表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应具有完善的人格。”常言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靠什么?靠理想信念,靠道德品质。而这一切的积累和沉淀,便是一个人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能或多或少看到教师的影子。有人说:教育是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一崇高的事业无疑是需要具备崇高的人格的人们去完成、去完善、去发展。要当好一名理想的美术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衷于美术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遵循美术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要深钻细研,要做到课前充分备课,课中要认真传播每一点知识和每一种技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做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且能够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不为社会中存在不良潮流所迷失方向,同时教师还必须认识到,美术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单纯的传授学生绘画知识,而且对学生品行的培养和良好素质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行为和习惯将受到约束并得到修正。二、雄厚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美术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很高,但总是不能像预想的那样教出优秀的学生。探其究竟,除了学生或其他方面的外在原因外,主要是教师自身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常常被一些美术教师所忽视。具备很高的教学能力是美术教师素养中重要的一部分,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两方面:一是一般教育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教师必须要掌握一般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能力,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前者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电化教育、教学技法技能和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后者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二是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美术教师不仅要掌握一般教育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技法和知识灵活自如地运用在美术这种特殊学科的教学中。美术教育是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要媒介的教育,是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教育。它不仅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示范能力,还要具备把艺术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能力;不仅要有很强的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有准确生动的表达艺术思想的语言能力;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要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美术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短,教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并消化学科的规律性的知识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展开美术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美”的能力、独立理解和分析美术现象的能力、独自进行创作和设计作品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过硬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建立自我心理保健的主体意识,积极调节职业态度。教师要建立和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善待自己,关心和帮助自己,主动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培养工作兴趣,改善工作态度。其次,建立情绪预报系统。情绪预报系统可帮助我们随时了解自我情绪状态,避免破坏性心理和行为产生。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找出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时身体、思想和行为三方面常伴随出现的信号,如心烦,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工作等;第二步为自己选定一个信号标志,如一个茶杯,一本书等,尝试在内心视、听、感觉这一信号标志的存在,练习数次直到能轻易在头脑中提取;第三步通过想象逐一出现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时的各种信号,再将之一一与选定的信号标志联系,练习数次使这种联系固定下来。再次,准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为自己准备定位。不少美术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巨大压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此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最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使人感到快乐与幸福,产生鼓舞人的斗志、振奋人的精神,使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积极作用,这正是工作顺利的重要保证之一。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友情,没有了团结,没有了合作,没有了相互帮助,只能使人的思想颓废,意志消沉、精神麻木,甚至行为反动。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设是塑造理想的教师的关键,提高美术教学质量首先是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美术教师只有树立了高尚的人格素质,具备了雄厚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打造了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实现我国现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