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一百字以内简介

如题所述

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则徐奉命派部长到广州查处禁烟。林则徐首先查明了广州市的鸦片中毒情况,搜遍了各个烟草屋,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于道光十九年一月(1839年3月)到达广州,二月四日(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召集十三行外商交出诏书,下令对外贩卖鸦片,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还郑重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但是,外国商人拒绝交出鸦片。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了英国在华的商业监督和鸦片贩子,收集了近两万箱鸦片,约237万公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扩展资料:

虎门销烟的主要影响:

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对人民群众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次,禁烟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对鸦片危害的认识,使许多人看到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起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

这一事件发生后,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民尊为民族英雄,其清正廉洁的品质也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07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27
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则徐奉命派部长到广州查处禁烟。林则徐首先查明了广州市的鸦片中毒情况,搜遍了各个烟草屋,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于道光十九年一月(1839年3月)到达广州,二月四日(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召集十三行外商交出诏书,下令对外贩卖鸦片,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还郑重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但是,外国商人拒绝交出鸦片。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了英国在华的商业监督和鸦片贩子,收集了近两万箱鸦片,约237万公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扩展资料:
虎门销烟的主要影响:
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对人民群众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次,禁烟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对鸦片危害的认识,使许多人看到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起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
这一事件发生后,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民尊为民族英雄,其清正廉洁的品质也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
第4个回答  2019-09-17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