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及汉文化的复兴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之所以要复兴汉文化,就是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保持较强的软实力,也是我们的标签和利益。而且复兴汉文化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汉服的复兴,是国学的复兴、民间信仰的复兴、也是传统礼仪的复兴。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值得去复兴,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的儒学文化,这是汉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有很多思想都适用于现代社会。

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古代中国特色。古代中国有三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

扩展资料

汉服之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

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大袖),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之所以称汉服。

一, 汉人祖先创造的。

二, 和汉礼相表里。

三, 汉人穿了4000多年。

四,承载了汉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光是复兴皮肤和精神吗,我觉得远远不够。第一,应该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家都说,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汉奸,然而汉奸的形成应该有很多元素,一个是对本国的政Z文化缺乏信心(这个正是我们汉服运动所要克服的),另外就是本身的确爱国但知识不够,被外邦政治金融坑蒙拐骗了还不知道,依旧为虎伥。第二,复兴不是复古,我们要汲取古代优秀的且适用于现代的文化精神,也要高瞻远瞩。我最怕汉服运动拘泥于宋朱理学的那种考据心态(真的是极其限制想象力的),但又纠结于这一点,因为汉服制式的确要规范。看来创新的话只能在汉服图案和汉服运动形式上下功夫了。还有人要复兴繁体字和人的字号什么的,真的感觉是不必要了,繁文缛节毕竟不能推动经济。那怎样让汉文化适应现代生活,并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保持较强的软实力呢,那就是标签和利益。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很多思想还适用于当今社会(个人认为儒德适于育人,法制才是强国的根本),所以政府在世界开设了很多孔子学院,但这只是个标签,目的在于宣传汉文化。我觉得文化附加的利益价值是不可小觑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利用了。拿韩国为例,很多人骂韩国历史剧抄袭中国,韩国偶像剧垃圾,哈韩女脑残等。我觉得应该更深入思考一下,这不是一个骂骂就能解决的爱国问题,韩国向我们输入影视剧所获得文化的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不仅挣到了影视剧的票房及收视的钱还附加的其他的大量价值,比如高端的美容和时尚发言权。但为什么我们博大高雅的汉文化就缺少竞争力呢,关键在于包装和文化输出。比如历史剧,他们就是不要脸你能怎么了,他们的服装精致,内容注重感情又符合现代文化审美,比如大长今,几百集的泡沫剧都那么多人看(其中有不少内容是侮辱大明的,还有针灸…… 囧)一个东方历史剧居然还能在欧洲播放,就是因为它比较动人以情,女性题材也比较符合现代社会,并不需要看的人有太多历史积淀。其实我还真是先知道《一枝梅》才知道《怪侠一枝梅》,真不能不“佩服”韩国的文化宣传势力。比较两者,咱们的怪侠真的是服装人物都显得精美帅气,但说实话看韩版的时候我哭了(可能当时年纪比较小……),但看国版的时候却有些浮躁(暴力的见血厮杀场面比较多)。感觉这个世界的主流文化审美是不仅要给人们的视觉冲击,也是要能给人们思考并能打动心灵的。再说韩偶像剧,为什么他就能打动那么多观众的心呢,先不要骂剧情狗血观众脑残,真正的原因是很多剧情是为女性设计的,女性和男性的心理构造不同,比较多愁善感。而他们抓住了这种心理,像童话一样没有杂质,完成她们的公主梦,而且较长的剧集还可以为无聊的主妇打发时间。为了保证这种童话式的无瑕,他们不惜给演员整容化妆,拍摄地点的挑选也竭尽完美。你骂归骂,但韩国借此提高了他们的国际形象,又在整容美容化妆品衣饰和旅游行业得到很大创收,并且取得了时尚话语权(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弄的现在啥都是韩版的了……再看看中国对外的文化宣传,张艺谋拍的那些电影我都不想说了,提起他是因为我在国外这边的电视上还经常看到外语版的《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之类的……囧,我们很多电视电影都不适合作为对外输出形象,什么抗战的,旧社会的,大辫子的,后宫争斗的……但纵观国内影视,呃,大家都是明眼人,我就不都说了。像那些得国际奖的,比方说日照重庆之流的,不能说内容不好,但你真不能这样对外宣传中国啊(我就不相信重庆是这个破样子的),本来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就很难的说……包装包装不是错啊。 中国一直努力塑造的马褂大辫子的铁汉子爱国形象也不行,国际上讲究的是大爱,人情爱和宽容,你一个赤手空拳打鬼子的形象也只能引起别人对功夫的好奇,却不能引起心灵的共鸣。中国影视剧用计和复仇形象也深入人心,感觉朝代戏的后宫争斗真是惨绝人寰,比日韩拍的要复杂惨烈多了,我是不知道这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还有最近出的赵氏孤儿,都搞不清他是想讲什么,按照剧情来看,义父对孤儿的确很宠爱,当最后知道孤儿身份后还是救了他。而孤儿的态度转变的太快了,最后几分钟就刺死了义父。比较亮点的可能是母爱,父爱。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无疑是医师不惜代价用一辈子心血去复仇这件事,靠,多可怕的形象宣传啊,觉得欧美日都得不寒而栗。要想不被别的文化入侵赚钱,就得塑造好自己的文化形象啊。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外国反华势力那么严重,不完全是体制的原因(因为不大懂体制的外国老百姓或影视行业的也反华),是我们不掌握世界的话语权,我们的经济文化实力不够啊。我们汉服运动需要塑造一个好的文化形象,让世界人民觉得中国不是个被洗脑的低俗国家,而是一个非常儒雅的国度。我晕,第二个目的给扯远了……接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