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一、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本病是由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鸭群在放牧时,吞食了一些腐败的含有大量肉毒梭菌、绿脓杆菌等的鱼类和小动物尸体而引起中毒。  临床症状:鸭群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鸭,全身性痉挛、抽搐,很快死亡。慢性中毒鸭,早期精神迟钝,不能飞跃,游水困难,羽毛逆立,两翅下垂,食欲废绝;后期病情加重,体质衰弱,头颈痉挛下垂,软弱无力,常于1-3天后死亡。  防治措施: 1.加强放牧管理,不到有腐败鱼类或其它动物尸体的湖泊、塘堰处牧鸭; 做好饲料采购贮存工作,防止肉毒梭菌污染,预防本病的发生。2.鸭群中毒后,立即采用抗毒素疗法,每只鸭肌注C型肉毒梭菌抗毒素2-4ml;同时供给低渗糖水(3-5%)饮用,以促进排毒。  二、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本病是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一种霉菌中毒病。黄曲霉毒素分布的范围很广,凡是感染了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的粮食、食品和饲料等,都有黄曲霉毒素存在的可能。本病可发生于多种动物和禽类,雏鸭对其最为敏感。  临床症状:病鸭初期精神萎顿,采食量减少,口渴,生长缓慢,羽毛脱落,常见跛行,腿和趾部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继而衰弱无力,步态不稳,倒地后常不能站立,叫声嘶哑,排白色或绿色稀粪。雏鸭于死前常见有共济失调,抽搐。死时呈角弓反张,死亡率可达100%。剖检雏鸭皮下有胶样渗出物,腿部和蹼有严重的皮下出血;肝脏肿大,色发灰或肝萎缩与肝硬变;肾苍白肿大,有小出血点;胰腺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 1.日常做好饲料的保管与检验工作,注意通风干燥,特别是在温暖多雨季节要注意防霉,防止黄曲霉毒素的生成。如仓库已被霉菌污染,要用甲醛熏蒸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2.鸭群发病后,立即更换掉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如强心、护肝、补充维生素和加速毒素排出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