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如题所述

对于心理治疗师的资格, 我个人的看法是, 这既不是指其外部的标记, 也不是指其内在的背景, 而是指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综合素质, 特别是他的核心特质- 人格特征。这就如同选拔运动员和电影演员一样, 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受到过专业训练, 而是看他具有何种内部资源和潜力, 看他是否具有创造力。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项助人的事业, 其价值取决于它对人赋予多少人性, 人性的具体内容是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主题, 其生命力取决于它对人性的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程度。因此心理治疗师应首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人, 具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产生人格魅力的根本动力, 而人格魅力又恰恰是影响病人所最需要的内在源泉。心理治疗师应该具备创造性, 具备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形象和逻辑的一种巧妙结合的思维。而这种创造力正是来源于治疗师灵魂深处的特质。创造力的要素不同于模仿, 在治疗过程中是治疗师与病人在其互动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的真实。治疗师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 应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敢于并善于严格地解剖自己, 这是治疗师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俗话说: “正人先正己”, 一个不善于作自我分析的人又如何去给病人进行精神分析呢?治疗师无疑应是一个学者, 但更应该是一个语言大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语言, 一个不善于运用语言符号的人, 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例如在催眠治疗中, 治疗师要在丰富的想象中铸造出符合规定情景的语言, 又用语言来描绘传达这种想象。这包含着即兴创造的力量。治疗师在治疗中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指导语, 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随机灵活运用。 当然, 一个理想的心理治疗师, 严格地说应具有临床心理和医学临床的专业培训,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人文学科的知识。而最重要的还是具有艺术创造的能力%把一切有关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为一体并能运用自如的能力。因为从本质上说, 心理治疗与咨询是一门伟大的综合性艺术。治疗师与病人接触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种崭新的创造, 治疗师应该是创造这种瞬间的名符其实的艺术家。 我个人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乃至心理治疗学家的一个先决条件, 要看这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混合而成的人格气质。事实上, 我们能够在我们的周围发现, 有一些人, 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学的知识, 更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训练, 但是他们具有着吸引人的魅力、乐于倾听、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考虑, 替他人着想, 能提出中肯而妥贴的建议与意见。故他们有着众多的倾诉者, 愿意向他们倾诉自己情感生活中的苦恼,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纠纷等等难言之隐。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天生的心理咨询师”, 是成为专业的从业者的好坯子。在经过精心雕琢与反复锻造后,有可能成为这一行业中的姣姣者。 成为一名咨询师与治疗家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需要一定的学历或者说大学本科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有对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根据我自己的心理分析临床实践, 来接受分析与治疗的人, 其所诉说的问题的内容基本可归纳到童年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性、爱情与婚姻这样二个主题中。这两个问题也是各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两大基本成因。更一般地说这两大问题实际上又是个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和文化内在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错位与不匹配的表达。为了充分理解他们的叙说、问题及症状, 尤其是隐藏在叙说、问题与症状背后, 并且支配着它们的被压抑的愿望与动机, 治疗师需要经过适当的哲学训练以便具有良好的分析推理能力, 能够从纷繁的现象中迅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真正症结。同时咨询师与治疗家还需要具备一般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 以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将影响咨询或治疗师对来访者问题的正确判断, 并会影响咨询或治疗的进程及结果。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最后一项, 也许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条件, 当然是接受该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并接受系统的咨询、治疗或分析的训练。 所谓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方面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本身的理论与技术; 另一方面还应包括精神病学的理论与诊断技术。而以一个被治疗者或一个被分析者的身份去接受一位可以带徒弟(学生) 的师傅(督导教师) 对自己的咨询、治疗与分析则是成为咨询师与治疗家的最为要紧的步骤, 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心理分析为例, 学习者至少须接受较长时间的心理分析治疗。在一周三次、持续至少两、三年时间的分析治疗过程中, 学习者不仅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学习者本人也不例外) , 理解移情与阻抗的意义与作用, 还要将自己的这一特殊个案与理论的讲述加以对照。一方面将自身的情况一般化; 另一方面又以它来验证理论的普适性。同时, 学习者还能从师傅(教师) 那些学习到分析的技术, 这些在临床中运用的技术鲜活、具体、细致和微妙, 堪称艺术, 是治疗技术的“精髓”, 无法在书本上学到。学习者还会察觉到师傅(教师) 的失误与不足之处, 从而有可能在自己正式工作之后, 改进与发展从师傅(教师)那里学到的技术, 真正做到“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对于什么人适合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心理学肯定先天素质的存在, 但并不承认”天生就是当咨询者的”事实。心理学固然对从事咨询工作的咨询者提出了一定的素质要求, 但更要求咨询人员必须通过教育、训练、研修等积蓄咨询经验。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有效性。我认为, 专业人员只要能按罗杰斯(C. R. Rogers) 所要求的那样达到: ①共感的理解; 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③真实性或一致性这三个条件,并经过严格的专业化、规范化的训练, 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编辑推荐:咨询师和当事人沟通的8个技巧生病,一切超越的开始 测试推荐:测测你的幽默指数你的爱情有几分真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第2个回答  2020-04-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