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鹿比喻帝位或政权

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些话说的应该都是争夺帝位或政权。为什么以鹿比之呢?

逐鹿中原 ( zhú lù zhōng yuán )

解 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 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逐鹿中原的典故出自《史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因此逐鹿中原有争夺天下的意思;

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由此看来,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中的“中原”大同小异,同,是指两者都有天下的意思;异,在于楚庄王当时居于荆楚之地,相对于春秋的晋、鲁、卫等国较为靠南,因此中原又有“居于中心之地的国家”的含义,只是后来引申为广义的天下而已。到了秦统一六国,中原的含义应该与春秋时的不同,更多的指代为天下。
传统理解
古代的时候兴盛狩猎之风,鹿是最常见的被捕猎对象,逐鹿的本意是追逐作为猎物的鹿,但是在史学上的“逐鹿”将鹿引伸为国家或集团的利益,秦国瓦解之后,它的原来的利益就象放到野外的无主鹿一样,谁追到就可以享受到利益,就好像打猎时候追逐真正的鹿一样,谁得到就归谁。
创新理解
在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写到:鹿十分温训,认人宰割,从来都不反抗,就像封建社会的百姓一样,认统治者宰割,所以用来比喻百姓,逐鹿中原就是抢百姓,也就是争夺天下、夺取皇帝的位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7
1.《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
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

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司马迁的史记中第一次使用这个比喻,其意古时周朝围猎,作为天子的周王要首先射中一头鹿,然后其他的诸侯和卿大夫才可以狩猎,这鹿即是王权的象征。

而后世就以鹿作为王权的比喻了。
第2个回答  2008-07-24
在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中,鹿没有实在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