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役教练机都有那些

要加图片,内容最全的为选中答案,回答早的优先!!!高悬赏!!1

中国现役教练机有三种,分别是:教8、L-15猎鹰高级教练机、JL-9山鹰教练机。

(1)教-8

教-8,是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2)教练-9

教练-9(代号:JL-9,山鹰,英文:Guizhou JL-9,外贸型号:FTC-20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简称:贵飞)自行研制生产的高级教练机。该机是在歼教-7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气动外形,换装新型涡喷-13(WP-13)发动机,采用新驾驶舱设计和综合航电系统,各种航行数据都能在液晶显示屏上综合显示,与现役第三代战斗机基本一致。

教练-9项目研制总投资4亿元,除了可以承担歼-7、歼-8等第二代战斗机的战术训练任务外,还能满足第三代战斗机如:”枭龙“、苏-27等训练需要。该机兼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可悬挂4枚导弹投入战斗。还具备改装为侦察机、电子干扰机、轻型攻击机等军用飞机的发展潜力 。

 

(3)L-15

L-15(代号“猎鹰”,英文:Hongdu L-15)教练机,是中国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研发的一种高级教练机。L-15教练机与中国现役歼教-7超音速教练机相比,具有整体气动性能好、机动性能高、整机推重比大、使用寿命长、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技术先进以及任务使用弹性大和发展潜力高的优势,在整体技术标准上与国外目前正在发展的T-50、“马克”(mako)和雅克-130高级教练机相当,在有效载荷能力和机动飞行性能上甚至可以和"美洲虎"这类轻型战斗轰炸机相媲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22
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国产教练机,至今已成系列。这些教练机主要包括:
L-15, 高教-9/FTC-2000, K-8(教-8), 歼教-7 ,歼教-6 ,歼教-5, 初教-6 ,初教-5。

初教6型教练机
初教-6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成功的串列双座初级教练机。1957年7月开始设计,1958年8月27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62年1月定型投入批生产。初教-6安全可靠,1980年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到1986年年底,各型总共生产1796架。
初教-6的主要型别有:
初教-6原型机,装一台AI-14P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共制造了5架。
初教-6生产型,装一台活塞6型发动机,是最初投入批生产的型别。
初教-6甲型,装一台提高功率的活塞6甲发动机,大量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的主要型别。
“海燕”,以初教-6甲为基础改型设计的多用途农业飞机。
设计特点:
机翼全金属双梁式下单翼,分为中央翼、左、右外翼3段。中央翼梁与机身固定在一起,外翼、中央翼为可拆卸式连接。右外翼装有空速管。机翼后缘装有普通襟翼和副翼,外翼上反角7°。根部翼型为NACA23016,中、外翼连接处翼型为NACA23015.2,翼梢翼型为NACA4412。
机身机头一段根据安装发动机的要求设计为梁式承力结构,外面有发动机罩。其余部分为硬壳式结构。整个机身为全金属结构,外形光滑。
尾翼由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和整流包皮组成。都是普通梁、桁、肋结构。方向舵和升降舵都有调整片。
起落架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支柱式,向后收入前机身内。主起落架为半摇臂式,向内收入中央翼的起落架舱。主起落架的减震器适于在草地上起落,机轮采用中压轮胎,主轮可制动。
动力装置装一台活塞6星型气冷9缸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为191.2千瓦(260马力),额定功率161.8千瓦(220马力)。后期生产的初教-6甲型装一台活塞6甲发动机,起飞功率213千瓦(285马力),额定功率198.5千瓦(270马力)。与发动机配套的是“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桨。
座舱座舱分为前舱和后舱,舱盖由前风挡、前活动舱盖、中固定舱盖及后活动舱盖组成。前后舱有联动的双重操纵机构和各种指示仪器。
机载设备飞机上装有高度表、速度表、升降速度表、地平仪、磁罗盘和发动机转速表等飞行仪表;超短波电台和无线电罗盘等无线电设备。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10.18米
(包括翼尖灯)10.22米
机长8.46米
机高(停机状态)2.94米
(飞机呈水平状态)3.25米
机翼面积17.0米2
主轮距2.87米
前主轮距2.284米
重量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1419千克
着陆重量1324千克
空机重量1172千克
燃油重量110千克
滑油重量15千克
正常载重量305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286公里/小时
最大允许俯冲速度3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高度1000米)170公里/小时
着陆速度(总重1323千克)115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6.3米/秒
爬升时间(0→3000米高度)16分
实用升限5080米
盘旋半径(高度500米)126米
最大航程640公里
续航时间3.6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土跑道)250米
(水泥跑道)280米
着陆滑跑距离(土跑道)290米
(水泥跑道)350米

歼教-7教练机   歼教-7的机载设备与以往的歼击教练机相比,大有改善。它装有飞行故障模拟系统和飞行状态记录仪。前者由教员操纵,可方便地模拟出各种飞行状态中可能遇到的故障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了训练的真实程度。后者用于记录飞机实际的飞行状态,可供返航后研究总结。
歼教-7还衍生了多个改进型号,1988年4月25日,歼教-7首个出口型通过技术鉴定,6月13日启运出口。之后歼教-7的各种改型,包括歼教-7A、歼教-7B、歼教-7P、歼教-7N、歼教-7PG等,先后出口到巴基斯坦和巴拿马。其中,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歼教-7P于92年5月获得了北约军用标准化局许可证,满足了巴方使用西方武器的要求。95年按客户需求,改装了30mm机炮和电子设备。P型的另一个改进是增加了外挂能力,共有5个挂架,更新了武器系统、火控系统、电子对抗设备和通讯系统,这使得P型的实战能力大大增强。歼教-7P的发动机采用1台涡喷-7BC,推力6100千牛,交付巴基斯坦后改装了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2002年,歼教-7的最新改型,歼教-7PG首飞。PG型的机载设备科技含量有进一步的提高,火控和制导系统攻击能力得到了增强,具有更强的教学与实战能力。
歼教7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7.154米
机长:14.874米
机高:4.103米
机翼面积:23平方米
空重:5330千克
机内载油:1891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7590千克(带2枚PL-2空-空导弹)
最大起飞重量:8600千克(带两枚PL-2空空导弹)
最大速度:M2.05
起飞速度:315~335千米/小时
着陆速度:305~325千米/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900~1100米
着陆滑跑距离:850~1100米
实用升限:17300米
最大航程:1459千米
限制过载:+7G(带两枚PL-2B空空导弹)
教-8(K8)教练机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K-8的垂直尾翼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在研制、促销等过程中,英国、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飞行员飞过K-8,认为K-8在国际同类教练机中处于较佳的水平,机动性能好,横向操纵品质尤其好。教-8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缅甸、赞比亚、纳米比亚等国家,为国家赚取了不少外汇,是我国仅有的几个能赚钱的外销机种之一。教-8的英文编号K-8的K即代表中巴交界的喀喇昆仑山Karakorum,而非教练的J字头。
1994年9月,巴基斯坦空军接受了6架预生产型飞机,到96年年底为止,共生产21架。国内型号1994年12月首飞,1997月12月技术鉴定完成,1998年6月首批交付8架。
主要型号:
K-8E:K-8E调整了飞机的总体布局,对前后舱仪表板和操作台重新设计,对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仪表系统、火控系统和电气系统进行改装,对燃油系统、操纵系统、环控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结构进行设计改进。总体需要新选用、改型及新研成件计33项。未来将改装平视显示器。
教-8J(K-8J):解放军使用的教-8J(K-8J)改用国产涡扇-11发动机。1986年,测绘仿制涡扇-11的任务交给了南方航空动力公司。1992年8月涡扇-11开始投入制,95年点火,98年10月26日首次装上K-8首飞。2001年10月定型试飞结束并小批量交付。
K-8V:教-8还发展了IFSTA(Integrated Flight Test Simulate Aircraft)改型,即“综合飞行测试模拟飞机”的意思,又称多轴变稳机。该改型可模拟复杂的飞行状态,代号K-8V,具有了高级教练机的一些特性。应指出的是,K-8V研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学习掌握下一代歼击机的需要,也就是直接为歼-10和歼-11服务。
基本性能:
技术数据
翼展9.63米
机长11.60米(含机头空速管)
机高4.21米
机翼面积17.02平方米
空重2687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780千克(机内)
最大外挂戴荷9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33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800千米/小时(海平面)
进场速度200千米/小时
着陆速度165千米/小时(襟翼放下)
最大爬升率30米/秒(海平面)
实用升限13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410米
着陆滑跑距离512米
航程1400千米
续航时间4小时25分
限制过载+7.33/-3g

高教-9"山鹰"飞机(原称FTC-2000)是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立项、中国一航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新一代通用型高级教练机,该机于2003年12月13日首飞成功,用于定型试飞的两架新机经过调整试飞后,今年4月底转场到试飞院进行设计定型鉴定试飞,目前定型试飞工作正按预定程序正常开展。该机计划2005年底完成设计定型前的各项试验和试飞鉴定工作,并通过设计定型评审;2006年开始提供国内、国外用户使用。

1、"山鹰"飞机的技术特点

山鹰"飞机是在第三代先进战斗机逐渐成为各国空军的主战机种,从而对训练体制和教练机配量不断提出更新更高要求的情况下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该机的性能和设备配量符合"上接第三代战斗机、下接基础教练机"的承前启后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使飞机训练各阶段顺利过渡,提高训练效益。"山鹰"飞机在设计上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由于采用了高升阻比的双三角机翼和低翼载设计,使该机具有优越的飞行性能:

飞机速度包线范围大一一最大飞行马赫数M1.6,最大飞行表速1200km/h,最小飞行表速210km/h;

起飞着陆性能好--起飞离地速度260km/h,着陆接地速度240km/h,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小于600m;

中低空机动性能好--最大上升率160m/s,最大盘旋过载7g,最大使用过载8g;

(2)采用了机身两侧肋下进气道、机头下偏、后座舱地板比前舱高出280mm以及单块式整体圆弧风挡的总体设计方案,使前、后座舱视野开阔,前舱正前方下视角达到14°,后舱大于5°;

(3)配装了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并采用了新型座舱显示控制技术,使"山鹰"飞机具有先进的人机界面--通过综合显示器(平显、下视)向飞行员提供各种飞行和作战信息;通过综合控制设备(HOTAS、各种控制板、显示器周边键)实现人机对话,适应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要求。

(4)采用国内先进而成熟的发动机、功能系统和机载设备,飞机的结构和系统按可靠性和维修性准则设计,使该机具有可靠性高、维修性好和全寿命费用低的特点。

2、"山鹰"飞机的主要用途。

"山鹰"飞机是一种通用型高级教练机,能够执行多种飞行训练任务:(1)执行第二代战斗机(如国产F-7、F-8系列飞机)的改装训练和作战训练任务;(2)执行第三代战斗机(如F一16、Su-27等)的基础改装训练(改装过渡训练)和战术训练任务;(3)完成航校阶段高级训练任务:(4)执行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术技术保持和提高训练;(5)可根据用户要求,经过适当改装后用于空中受油模拟训练、精确制导武器使用等特种训练。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最大起飞重量7800Kg

最大起飞速度250KM/H

最小着陆速度250KM/H

最大起飞距离500M

最大着陆距离500M

最大飞行高度16000M

最大M数1.6

最大飞行表速1100KM/H

最大机动过载-3g?D+7g

最大航时>2小时
L-15“猎鹰”教练机

L-15(代号“猎鹰”,英文:Hongdu L-15)教练机,是中国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研发的一种高级教练机。L-15教练机与中国现役歼教-7超音速教练机相比,具有整体气动性能好、机动性能高、整机推重比大、使用寿命长、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技术先进以及任务使用弹性大和发展潜力高的优势,在整体技术标准上与国外目前正在发展的T-50、“马克”(mako)和雅克-130高级教练机相当,在有效载荷能力和机动飞行性能上甚至可以和"美洲虎"这类轻型战斗轰炸机相媲美。
中文名
L-15
发动机推力
2×4200kg
正常起飞重量
6800kg
最大起飞重量
9800kg
最大马赫数
1.4
实用升限
16500米
最大可用迎角
>29.2°
最大过载
+8.5/-3
着陆速度
220~234 km/h
起飞滑跑距离
200~238m
着陆滑跑距离
593~669m
机体寿命
10000hr
第2个回答  2015-09-16
中国现役的教练机有:中国K-8教练机、JL-9和L-15。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
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教练-9(代号:JL-9,山鹰,英文:Guizhou JL-9,外贸型号:FTC-20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简称:贵飞)自行研制生产的高级教练机。该机是在歼教-7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气动外形,换装新型涡喷-13(WP-13)发动机,采用新驾驶舱设计和综合航电系统,各种航行数据都能在液晶显示屏上综合显示,与现役第三代战斗机基本一致。
教练-9项目研制总投资4亿元,除了可以承担歼-7、歼-8等第二代战斗机的战术训练任务外,还能满足第三代战斗机如:”枭龙“、苏-27等训练需要。该机兼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可悬挂4枚导弹投入战斗 。还具备改装为侦察机、电子干扰机、轻型攻击机等军用飞机的发展潜力 。
教练-9“山鹰”研制于2001年启动,2002~2003年研制生产,2003年12月13日在贵州成功首飞 。
L-15(代号“猎鹰”,英文:Hongdu L-15)教练机,是中国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研发的一种高级教练机。L-15教练机与中国现役歼教-7超音速教练机相比,具有整体气动性能好、机动性能高、整机推重比大、使用寿命长、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技术先进以及任务使用弹性大和发展潜力高的优势,在整体技术标准上与国外目前正在发展的T-50、“马克”(mako)和雅克-130高级教练机相当,在有效载荷能力和机动飞行性能上甚至可以和"美洲虎"这类轻型战斗轰炸机相媲美。
教练机是训练飞行员从最初级的飞行技术到能够单独飞行与完成指定工作的特殊机种。无论是操作军用或者是民用飞机的飞行员都需要经过一些相同的训练程序,使用类似的教练机完成基础飞行课程。常见的教练机分类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两级与三级制。两级制区分为初级与高级教练机。三级制为初级、中级与高级教练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引人注目的教练机当然是中国自己的。中国现在有三种高教:中国K-8教练机、JL-9和L-15。K-8实际上是中教,当它高教使用是勉为其难了。JL-9是歼教-7的大改,在基本技术上已经落后于时代,贵航在打时间差,指望抢先投用,而L-15在成本和进度上出现问题,好乘虚而入,否则是没有机会的。所以,中国人的眼光都在L-15上。
L-15是中国教练机的老字号洪都的手笔,外观上和雅克-130很像,其中的是非这里就不去评说了。和雅克-130一样,L-15也是双发、大边条,但具有超音速能力和翼尖空空导弹挂架。显然,洪都的胃口不仅仅在于高教,而是和T-50相似的高性能战斗机的思路。然而,L-15的成功还是必须从教练机开始,否则生命力堪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架高级教练机,L-15怎么样呢?
印度正在研制的 HJT-36
L-15将和T-50、雅克-130一样,具有相当出色的飞行性能,可以模仿高性能第三代战斗机,为歼-10、歼-11的双座战斗教练机减负,并担当一些低端的作战任务。但L-15的问题也和T-50、雅克-130一样,在于成本效益,尤其在中国已经有了低成本战斗机FC-1和低成本教练机JL-9的情况下。作为战斗机或者攻击机,兼职的L-15的作战能力很难超过专职的FC-1。双发的L-15采用了线控、玻璃座舱等先进技术,作为简易战斗机来说,在成本上也很难比FC-1更低。事实上,如果采用非加力的单台WS-10A或许经济性会更好。如果FC-1研制双座型,将形成性能强大的教练战斗机和价格低廉的战斗教练机之见的竞争,可能进一步挤压L-15的生存空间。L-15据说具有训练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使命,所以特别强调大迎角和低空低速性能,然而,在中国海军在近十年内不大可能拥有足够多的航母以至于可以空出一艘来专做训练之用,航母飞行员的初级、中级训练基本上还是要在陆地上进行,L-15的上舰机会只得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L-15的生存取决于JL-9,只有L-15的成本足够低,而且能够做足够多JL-9不能做的飞行动作,L-15才有意义。但这个包票很难打,或者说,在保证L-15的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很难。总而言之,L-15的前景不取决于性能,而取决于性价比,洪都要使没有认清这一点,在国内市场上可能遇到困难,在国际市场上将更加困难。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洪都或许可以借此机会获得高性能战斗机的设计经验,为以后中国的战斗机研发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但这已经超过教练机的范畴了。
第4个回答  2015-10-07
初教-6教练机

初教-6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57年7月开始设计,次年8月原型机首飞,62年1月定型并生产5架原型机,半年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型号改用活塞-6星型气冷9缸(HS-6)发动机,额定功率198.5千瓦,配“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桨,使用较现代化的前三点起落架。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
初教-7教练机
初教-7/练-7(L-7), 是洪都飞机公司与俄罗斯雅克设计局联合研制生产的新型初级教练机,又称为雅克-152K。该机是在雅克-152飞机基础上为了满足我方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后确定的新型初级教练机。到目前为止,初教-7还只是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自筹的项目,未得到国家正式立项投资。初教-7将定位于替代服役多年的初教-6初级教练机。
歼教-5教练机

歼教-5是在歼-5甲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工作始于1964年初,1966年5月进行了首次试飞,1966年12月正式定型投产,到83年底共生产974架。歼教-5除装备空军、海军之外,还援助或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动力装置为一台涡喷-5丁不带加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是歼-5采用的涡喷-5的改型,额定推力2400千克,最大推力2700千克。机内装有一门23-1航空机炮,备弹40发,比歼-5甲少了两门机炮和260发炮弹。翼下可挂两枚250千克的炸弹。
歼教-6教练机
歼教-6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112厂)在歼-6基础上改型设计的超声速歼击教练机,主要用于培训歼-6飞机的飞行员,也可以用来培训其他超声速飞机飞行员,或执行其他双座飞行任务。1970年试飞成功,1973年12月完成设计定型,1975年装备部队。到1986年停产,共生产624架。歼教-6也曾出口到其他国家。
歼教-7教练机
歼教-7教练机,是贵州航空集团在1981年起以歼-7II战斗机为原型开始研制工作,85年7月首飞,87年定型。装备部队后用于作为歼-7、歼-8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填补了我国没有高级教练机的空白。
歼教-7还衍生了多个改进型号,1988年4月25日,歼教-7首个出口型通过技术鉴定,6月13日启运出口。歼教-7的各种改型包括歼教-7A、歼教-7B、歼教-7P、歼教-7N、歼教-7PG等,先后出口到巴基斯坦和巴拿马。
教-8(K8)教练机
教-8(又称K8)是中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1982年成立研究方案组,用于取代空军已经淘汰的歼教-5,以适应歼7乃至后来装备的歼8的训练任务。1986年,中国与巴基斯坦政府间签署的联合开发协议,合作进行教练-8的研发,并由巴基斯坦进行机体的生产。经由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提议,名字改为中巴边境上的喀拉昆仑(Karakorum),以代表了两国之间的友谊。87年7月设计工作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展开。1989年5架原型机制造成功,于90年试飞。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我军装备的型号称为教11。
教-9(山鹰)教练机
教练9,又叫FTC-2000 山鹰为双座喷气式高级教练机,也称“高教9”,由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研发。该高教机能弥补目前中国部队使用训练的J7L和其改型的JJL7A高级教练机的一些突出缺陷、并能满足中国第三代战斗机的训练需求,可承担歼7、歼8等国产战斗机的改型改装训练和战斗训练要求,同时兼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还具备了改装为侦察机、电子干扰机、轻型攻击机等军用飞机的发展潜力。
练-15(猎鹰)教练机
中国L-15教练机是中国航空型号发展中第一个在设计上达到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机种。L-15教练机与中国现役同级的“歼教”-7超音速教练机相比,具有整体气动性能好、机动性能高、整机推重比大、使用寿命长、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技术先进以及任务使用弹性大和发展潜力高的优势,在整体技术标准上与国外目前正在发展的t-50、“马克”(mako)和雅克-130高级教练机相当,在有效载荷能力和机动飞行性能上甚至可以和"美洲虎"这类轻型战斗轰炸机相媲美。
相似回答